出版著作
取法纵横 书无媚态

时间:2015-5-14 16:39:59 点击:2766

取法纵横 书无媚态

取法纵横 书无媚态 介子平

张根虎自幼受家庭影响,习书不已,且多年沉缅于此,自得其乐。其长期担任厅局部门的负责人,公务缠身、文山会海是很自然的事,为自己找一个什么理由加以推脱,心安理得,仰不愧天,但张先生没有,业余时间多钻研于此,痴迷于斯,广置碑帖,批阅临习,化他为我,神摩于心,退笔成冢,废纸三千。学书之法,在乎日夕相对,平日多取碑帖研临,令入神,乃到妙处。书之为物,超言绝象,古人书虽只字片纸,亦无由得其全解,目可击也,道无不在,则比物取象可也。今又为省文联主席,省书协副主席,习书也由业余,转而专业。 其书法自二王入道,采众家之长,而能使笔力一新,终得面貌。世人虽不能甄别,但闻二王,莫不心醉。然博采众长后,张先生顿悟书法之本真意识。行书者,不真不草,非草非行,若晨鸡踉跄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下,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行草之妙,妙在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行草之法,法在字中有笔,笔中无锋。学书必先知规矩绳墨,之后方可发挥性灵,抒情怀抱,表见个性,激奋巧思,然后自立门户,开宗成派。 最是其运笔处,或徐缓或疾驰,或藏锋或护尾,或圆活或纯骨,或盘旋或单直。虽开张疏宕,夭矫奇肆,大体却有中敛内涵,去雕饰之臃,求自然之趣也。一转一束,转为束之根,束亦为转之根。无转之内旋外拓,则锋不开,无从束之;无束之提笔整理,则锋已开,无从转之,自然之理也。王羲之“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董其昌“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盖所指。书之为物,可感而难言,即强言之,亦为混沌凿窍也。书之道,恍兮惚兮,超言绝象,易知而难言,不可相,相便非。 心若不有异照,口必不能异言,良工理材,斤斧无迹,才子序事,潜及其间,书能入流,含于和气,宛与理会,曲若天成,此书道之玄妙也。书虽一技,其中有道。其书无媚态,惟有遒劲,属男子汉之字。傅青主“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之美学格调,已不自觉贯穿其周身,不经意浮泛于毫端。所谓“四宁”,应释为真纯不羁、虚静通明、大朴不雕、率性而生、拙则入古、巧则趋邪也。其用笔尤为有势,纵横取法,沉着雅逸,大气充沛,观其伟制。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古人书家多居显官要职,当然内中有其特定历史情结。持身涉世于此位置,更易获得书本之外感官。升谪去留、入彀落第不正是书之疾弛舒缓、启承转合,不正是自然界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此一点,张先生已非个例。(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