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郑唐卿,工画人物,兼长写貌。有《梁祖名臣像》并故事人物传于世。
关同(一名穜,又王文康家图上题云童),长安人,工画山水。学从荆浩,有出蓝之美。驰名当代,无敢分庭(《叙论卷》中具述)。有《赵阳山居》、《溪山晚霁》、《四时山水》、《桃源早行》等图传于世。
支仲元,凤翔人,工画人物。有《老子诫徐甲》、《萧翼赚兰亭》、《商山四皓》等图传于世。
梅行思(或云再思),江夏人,工画斗鸡,名闻天下。最著者是陈康肃家《笼鸡》一轴,号为神绝。兼工人物,有《十才子》、《河岳精灵集》、《举人过关》、《谢女咏梅》、《寇豹骑牛》等图传于世。
郭乾晖将军,北海人。工画鸷鸟杂禽、疏篁槁木。格律老劲,巧变锋出,旷古未见其比。有《秋郊鹰雉》、并《逐禽鹞子》、《架上鹞子》等图传于世。
钟隐,天台上人(校,汲本作“山人”),工画鸷禽竹木。师郭乾晖,深得其旨。乾晖始秘其笔法,隐变姓名趋汾阳之门,服勤累月,乾晖不知其隐也。隐一日缘兴于壁上画鹞子一只,人有报乾晖者,乾晖亟就视之,且惊曰:“子得非钟隐乎?”隐再拜,具道所以。乾晖喜曰:“孺子可教也!”乃遇之文席(校,汲本作“乃善遇之丈席”),以讲画道。隐遂驰名海内焉。兼工画山水人物。有《鹰隼杂禽》、《周处斩蛟》、《山水》等图传于世。
郭权,江南人,师钟隐。亦有图轴传于世。
史琼,善画难兔竹石。有《雪景难免》、《竹下引雏》、《野雉》等图传于世。
程凝,善画鹤竹,兼长远水。有《六鹤图》并《折竹孤鹤》、《湖滩远水》等图传于世。
王道古,善画雀竹。有《四时雀竹》并《引雏》、《斗雀》等图传于世。
李坡,南昌人,唯善画竹。气韵飘举,不事小巧。有《折竹》、《风竹》、《冒雪疏篁》等图传于世。
唐垓,善画野禽、生菜、水族诸物,世称精妙。有《柘棘野禽十种》、《生菜》、《鱼鰕》、《海物》等图传于世。
王道求,工画佛道鬼神、人物畜兽。始依周昉遗范,后类卢楞伽之迹。多画鬼神及外国人物。龙蛇畏兽,当时名手推(校,汲本作“叹”)伏。大相国寺有画壁,今多不存矣。有《十六罗汉》、《挟鬼钟馗》、《佛林弟子》(校,汲本作“茀林师子”)等图传于世。
宋卓,工画佛道。志学吴笔。不事傅彩。有白画《菩萨》、粉本《坐神》等像传于世。
富玫,工画佛道。有《弥勒内院图》、《白衣观音》、《文殊》、《地藏》、《慈恩法师》等像传于世。
左礼、张南,并工画佛道。二人笔意不相远。有《二十四化图》、《十六罗汉》、《三官》、《十真人》等像传于世。
王伟,工画佛道。相国寺大殿等处旧有画壁甚多,今存者无几。
黄延浩,工画人物。有《明皇吹玉笛》、《五王同幄》、《春园宴会》、《乞巧》等图传于世。
张质,工画田家风物。有《村田鼓笛》、《村社醉散》、《踏歌》等图传于世。
韩求,李祝,并工佛道,学吴生。陕郊龙兴寺有画壁。
张图,河内雒阳人,尝事梁祖,掌行军粮籍,故人呼为张将军。善泼墨山水,兼长大像。雒中广爱寺有画壁。又尝见寇忠愍家有《释迦像》一铺,锋铓豪纵,势类草书。实奇怪也。
朱繇,长安人,工画佛道,酷类吴生。雒中广爱寺有《文殊普贤像》,长寿寺并河中府金真观皆有画壁。
李升,成都人,工画蜀川山水。始得唐张璪山水一轴,凝玩数日,云未尽善也。后遂心师造化,意出前贤。成都圣寿寺有画壁,多写名山胜境。仁显云:“尝于少监黄筌第,见升《山水图》,乃知名实相称也。”有《武陵溪》、《青城》、《峨嵋》、《二十四化》等图传于世(蜀中多呼升为小李将军。小李将军乃是思训之子,思训乃林甫之伯,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子昭道为太子中舍。父子俱善画,因父故,人呼昭道为小李将军也)。
杜措(校,汲本作“杜楷”,按《益州名画录》等均作“杜措”,当以措为是),成都人亦工画山水。多作老木悬崖,回阿远岫,殊多雅思。有《秋日并州路诗意图》并山水卷轴传于世。亦工佛像。
杜子瑰,华阳人,工画佛道,尤精傅彩,调铅杀粉,别得其方。尝于成都龙华东禅院画《毗卢像》,坐赤圆光中、碧莲华上,其圆光如初出日轮,破淡无迹,人所不到也。
杜弘义,蜀郡晋平人,工画佛道(校汲本作“像”)高僧。成都宝历寺有《文殊》、《普贤》并《水陆功德》。
房从真,成都人,工画人物蕃马。事王蜀先主为翰林待诏。尝于蜀宫板障上画《诸葛武侯引兵渡泸水》,人马执戴,生动如神。蜀主每行至彼,驻而不进,怡然叹曰:“壮哉甲马!”兼善拨笔鬼神,亦多寺壁。有《宁王射猎》、《陈登斫鲙》、《常建冒雪入京》等图传于世。
宋艺,蜀郡人工写貌。事王蜀为翰林待诏。尝写唐朝列圣及道士叶法善、一行禅师、沙门海会、内臣高力士等真于大慈寺。
高道兴,成都人,事王蜀为内图画库使。工佛道杂画,用笔神速,触类皆精。蜀之寺观,尤多墙壁。时人谚云:“高君坠笔亦成画。”
阮知晦,蜀郡人,工画贵戚子女,兼长写貌。事王蜀为翰林待诏。写王先主真为首出。
杜<齿儿>龟,其先本秦人,避地居蜀,博学强识。工画罗汉,兼长写貌。始师常粲,后自成一体。事王蜀为翰林待诏。成都大慈寺有画壁。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十七岁事王蜀后主为待诏,至孟蜀加检校少府监,赐金紫,后累迁如京副使。善画花竹翎毛,兼工佛道人物、山川、龙水,全该六法,远过三师(花鸟师刁处士,山水师李升,人物龙水师孙遇也)。孟蜀后主广政甲辰岁,淮南驰聘,副以六鹤,蜀主遂命筌写六鹤于便坐之殿(校,汲本作“壁”),因名六鹤殿(蜀人自此方识真鹤。《六鹤集》在《故事拾遗》卷中)。由是蜀之豪贵请于(校,汲本作“为”)图轴者接迹。时人谚云:“黄筌画鹤,薛稷减价。”又画四时花鸟于八卦殿,鹰见画雉,连连掣臂。遂命翰林学士欧阳炯作记。又写白兔于缣素,蜀主常悬坐侧。有《四时山水》、《花竹》、《杂禽》、《鸷鸟》、《狐兔》、《人物》、《龙水》、《佛道》、《天王》、《山居诗意》、《潇湘八景》等图传于世。
高从遇,道兴之子,袭成父艺,事孟蜀为翰林待诏。曾于蜀宫大安楼下画《天王》,队仗甚奇。后遭兵火,废绝矣。
阮惟德,知晦之子,绍精父业,事孟蜀为翰林待诏。尤善状宫闱、禁苑、皇妃、帝戚、富贵之事。有《宫中赏春》、《公子夜宴》、《按舞》、《熨帛》等图传于世。
杜敬安,<齿儿>龟之子,继父之美,事孟蜀为翰林待诏。尤能傅彩。成都大慈寺(校,汲本“寺”下有“多”字)与其父同画列壁。
黄居宝,字辞玉,筌之次男也。少聪警多能,与其父同事蜀为待诏。后累迁水部员外郎,亦工画花鸟、松石,兼善八分。年未四十而卒。
赵元德,长安人,天复中入蜀。杂工佛道鬼神、山水屋木。偶唐季丧乱之际,得隋唐名手画样百余本,故所学精博。有《汉高祖过丰沛》、《盘车》、《讲学》、《丰稔图》传于世。
赵忠义,元德之子,事孟蜀为翰林待诏。虽从父训,宛若生知。蜀后主尝令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作地架一座,垂<木昂>叠栱,向背无失。蜀主命匠氏较之,无一差者,其精妙如此。尝与高道兴、黄筌辈同画成都寺壁甚多。
蒲师训,蜀人,事孟蜀为翰林待诏。师房从真。尝携画诣从真,从真高蹈拊膺曰:“子之所得,非吾所授也。”画蜀中祠庙、鬼神兵仗、冠冕幢葆,皆尽其美。
蒲延昌,师训之子,与其父同时为孟蜀待诏。工画佛道鬼神外,尤精狮子。行笔劲利,用色不繁。
张玫,成都人,事孟蜀为翰林祗候。工画人物士女,兼长写貌。有《长门醉客》、《按乐》、《捣衣》等图及《汉唐名臣像》传于世。
徐德昌,成都人,事孟蜀为翰林祗候。工画人物士女。墨彩轻媚,为时所称。
周行通,成都人,工画鬼神、人马、鹰犬、婴孩,得其精要。有《李陵送苏武》、《支遁》、《三隽夺马》等图传于世。
张玄,简州金水石城山人,善图僧相。画罗汉名播天下,称金水张家罗汉也。
孔嵩,蜀人,善画龙,兼工蝉雀。与黄筌并师刁处士。成都广福院壁有所画《龙》,及有《蝉雀》等图传于世。
丘文播暨弟文晓,广汉人,并工佛道人物,兼善山水。其品降高、赵辈成都并其乡里,颇有画迹。文播后改名潜。
赵才,蜀人,工画鬼神人物,亦长甲骑。蜀川多有遗迹。
滕昌祐,其先吴人,避地居蜀。工画花鸟、蝉蝶、折枝、生菜。笔迹轻利,傅彩鲜泽,尤于画鹅得名。有《四时花鸟》、《鱼》、《龟》、《猴》、《兔》及《梅花鹅》、《茴香下睡鹅》,又有《群鹅泛莲沼》等图传于世(兼善书大字,蜀中寺观牌额多昌祐书)。
姜道隐,汉州什邡人,<齿儿>岁好画。有时终日不归,父母寻之,多在佛庙神祠中画壁下。及长,不事产业,惟画是好。布衣芒屩,随身笔墨而已。当于净众寺方丈画山水松石,宋王庭隐赠之束缣,道隐置于僧堂,拂衣而去。
杨元真,不知何许人。工画佛道,善为曹笔,尤精布色。始居蜀,后召入邺中,不回。蜀川颇有画迹。
董从晦,成都人,世儒家(校,汲本作“世本儒家”),心游绘事。佛道人物,举意皆精。成都福感寺有画壁。
张景思,蜀人,工画佛道。蜀中有画壁。
跋异,汧阳人,工画佛道、鬼神。洛中福先寺有画壁,其品次张图也。
王仁寿,汝南宛人,工画佛道鬼神,兼长鞍马。始师王殷,后学精吴法。晋末为契丹所掠,太祖受禅放还。相国寺文殊院有《净土弥勒下生》二壁,净土院有《八菩萨像》,及有《征辽》、《猎渭》等图传于世。
卫贤,京兆人,事江南李后主为内供奉。工画人物、台阁。初师尹继昭,后伏膺吴体。张文懿家有《春江钓叟图》,上有李后主书《渔父词》二首。其一曰:“阆苑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鳞,快活如侬有几人?”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有《望贤宫》、《滕王阁》、《盘车》、《水磨》等图传于世。
朱悰,不知何许人,与卫贤并师尹继昭,而卫为高足。
曹仲玄,建康丰城人,事江南李后主为翰林待诏。工画佛道鬼神。始学吴,不得意,遂改迹细密,自成一格。尤于傅彩,妙越等夷。江左梵宇灵祠,多有其迹。
陶守立,池阳人。江南李后主保大间应举下第,退居齐山,以诗笔丹青自娱。工画佛道鬼神、山川人物,至于车马、台阁,笔无偏善。尝于九华草堂壁画《山程早行图》,及建康清凉寺有《海水》、李后主金山水阁有《十六罗汉像》,皆振妙于时也。
竹梦松,建康溧阳人,事江南李后主为东川别驾。工画人物、子女、宫殿、台阁,巧绝冠代。
郭若虚宋代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有《图画见闻志》传世。郭若虚世居太原,出身于北宋初期的豪门望族。其曾祖父郭守文历仕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宣徽院使、北面行营都部署。郭若虚尚仁宗弟东平郡王赵元弼之女永安县主,任供备库使。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冬,任辽国使节接待官,与辽国副使邢希古纵论书画。后又任西军左藏库副使。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郭若虚为赴辽国贺正旦副使,次年,因出使辽国从者遗失金酒器及叛逃事,被降官一级。晚年事迹不详。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