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唐棣《霜浦歸漁圖》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144公分 橫:89.7公分
唐棣(約1287~1355年),字子華,晚號遁齋。吳興人。幼聰穎,年方弱冠,詩畫均為鄉人推重。初畫山水學趙孟頫,得其華潤森鬱之趣。繼窺郭熙,晚縱筆入韋偃,而其中對郭熙用力最深。
畫松樹二株,挺峙幾達於頂端,枯樹三株左右偃仰橫斜,秋樹四株穿錯雜於其中。漁夫三人,背著網罟負荷漁具,邊走邊談笑。中段為嵐霧橫隔,虛淡杳遠。石頭用雲頭皴,坡則略帶披麻,乾筆為多,運筆雖微用側勢,然大皆出以中鋒,輪廓線條均勻,故覺圓厚。巨石下緣近水處不施勾皴,形成上豐下銳,並狀水氣空濛,此乃法郭熙「早春圖」。背景用淡層層托染,墨色豐郁,使主景更顯突出。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元 唐棣《霜浦归渔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元 唐棣《霜浦归渔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元 唐棣《霜浦归渔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元 唐棣《霜浦归渔图》(局部)
画家小传
唐棣(约1287-1355),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赠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
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傒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有政绩。工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亦工诗文,晚年返乡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
传世作品有元统二年(1334)作《林荫聚饮图》轴、至元四年(1338)作《霜浦归渔图》轴,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册;《携琴远眺图》轴现藏四川省博物馆;《雪港捕渔图》轴藏上海博物馆;《云浦驾舟图》册页、《仿郭熙秋山行旅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