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董其昌《夏木垂陰》
軸 本 水墨畫 縱:321.9公分 橫:102.3公分
董其昌(1555-1636),江蘇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萬曆十六年(1588)進士,官至禮部尚書。他是晚明江南文化界的領袖,理論與創作兼長,收藏豐富而精於鑒賞,歷代書畫作品若經過他品題,則身價馬上高漲。善書,尤其擅於行草。因為飽覽古畫,所繪山水得以集宋元各家之所長,主要從董源、巨然的傳統而來,但自成一家。筆墨秀潤蒼鬱,爽朗瀟灑,書法性甚強,而構圖亦深受書法理論中「勢」的概念所影響。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集》等書,他所提出的南北宗傳統之說,與其書畫風格皆對當時及之後三百年藝壇影響甚巨。
根據董其昌自題,本幅是觀董源之畫後追仿之作,並加入黃公望的筆意。但畫中所見並非模仿所得,其構圖、用筆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後之自我風貌。筆法脫胎自書法,講究用筆使轉的提頓抑揚,而墨色的濃淡燥濕,層次變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條塊的對比強烈,意不在表現立體,而是追求畫面虛實相生的趣味。(撰稿/馬孟晶)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局部大图)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局部大图)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局部大图)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局部大图)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明 董其昌《夏木垂荫》(局部大图)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