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作者:台北故宫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加入时间2014-7-5 17:42:59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代中期江南地區經濟富庶,文藝高度發展,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繪畫成就卓越,人稱「明四大家」。本院典藏明四大家書畫作品數量可觀,品質精良,是以於今年策劃一系列特展,將分四期展出,以完整呈現四家藝術發展的面貌。本期以四家之首的沈周為題,精選本院所藏沈周書畫及其師友作品,藉以彰顯沈周的藝術源流與成就。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蘇州府長洲縣相城人,生於明宣德二年(1427),卒於明正德四年(1509),享年八十三歲。家族世居長洲,祖沈孟淵、父沈恒吉、伯父沈貞吉皆未出仕,蒐藏甚豐,以詩文、書畫著稱,並積極參與各項文藝活動。
     沈周自幼過目成誦,聰慧絕人。少從陳寬學,既長,廣涉經傳子史百家,兼及醫方卜筮,乃至野史傳奇等。詩文、書畫俱有所成。受家族薰染,亦熱衷於文物鑑賞收藏。其為人敦厚謙和,一生不應科舉,以奉養親族為由,多次辭卻出仕機會,隱居為樂。沈周雖稱隱士,但與蘇州士人往來密切,不僅詩畫唱和,更常結伴出遊,徜徉於蘇州附近湖光美景。往來的師友,如吳寬、王鏊等,都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富收藏,好品鑑,經常相互交流,並觀覽題詠,這些藝文活動形塑了蘇州吳門畫風重要的文化底蘊。
     此特展規劃「沈周的藝術淵源」、「沈周的書法藝術」和「沈周的畫藝特色」三個單元,藉以鉤陳沈周師友文藝與收藏概況、書法成就以及畫藝發展脈絡。其中,〈寫生冊〉筆墨酣暢,乃沈周寫意傑作,是以單獨闢室陳列。此次展出約六十餘組件,概括了沈周藝術的全貌。

      蘇州地區舊稱「吳中」、「吳郡」,元末政局紛亂,大批文人雅士遷移江南,避居蘇州。明太祖朱元璋逐元而有天下,為了鞏固皇朝,實行君主集權政策。由於出身吳地之張士誠曾與朱元璋各自抗元,角逐中原,故明朝成立後,蘇州百姓在政治與經濟上備受壓迫,與沈周父、祖輩時有往來的文人藝術家如陳汝言、王蒙、徐賁、王紱等,先後均遭朝廷藉故殺害或流放。在此專制統治的風氣之下,明代早期蘇州文士紛紛寄情山林庭園,以詩書畫自娛,筆墨風格雖追隨元四大家,但逐漸變元人疏簡放逸為文雅蘊藉,為當時文人逸士思想與生活的寫照。當時書畫家的代表人物有沈貞吉、沈恒吉、杜瓊、劉玨、姚綬等人,均以詩畫聞名吳中,堪稱「吳門先驅」。其中,沈貞吉、恒吉是沈周之伯、父, 而杜瓊、劉玨則與沈周亦師亦友,他們的藝術風貌對沈周的詩文書畫均有所影響。
      明代中期,蘇州工商經濟逐漸復甦,民眾生活日益富裕,文化藝術隨之振興。此時,深具文化藝術涵養的吳門文士如沈周、吳寬、黃雲、李應禎、史鑑、祝允明、文徵明等,經常群聚詩畫酬唱,飲宴遊園、品賞鑑藏。他們彼此或為師生、姻親、世交,形成錯綜複雜的人際網絡與團體。在這種文化氛圍的薰陶下,遂孕育出沈周精湛的書畫藝術,成為當時藝壇的祭酒,影響後世甚鉅。

     沈周詩書畫均精,尤以繪畫最為人稱道。沈周的繪畫師承始自家學,後入杜瓊門下,又因家藏甚豐,藉臨摹古畫汲取養分,融匯宋元名家風格,而成自我面貌。繪畫題材豐富多元,無論山水人物、蔬果花鳥皆有得意之筆。此次展出院藏早、中、晚期沈周繪畫作品,當能觀察沈周畫藝發展全貌。
     沈周的山水畫以元人風格為基礎,更創新局。如作於四十一歲(1467)的〈廬山高〉,雖使用王蒙式繁密的皴筆,但展現全新的生命力。〈策杖圖〉、〈溪橋訪友〉等整合黃公望、倪瓚二家的山型樣式,進而營造出秀麗的特質。〈扁舟詩思〉、〈夜坐圖〉等,又將吳鎮的質樸拙趣,轉化為清新瀟灑的面目。在一些小品中,類似〈富春山居圖〉的山體時有所見,是沈周曾收藏並臨寫此黃公望名蹟的最佳例證。此外,沈周對於米氏雲山、馬夏風格也不陌生。
      沈周同時是明代寫意花鳥畫風的開創者,他承繼南宋水墨蔬果花卉傳統,強調淋漓水墨,用筆瀟灑自在,且擅長觀物生趣,凡日常所見皆能隨筆賦形,物象生動新穎。沈周題詩又多富寓意,詩畫相互輝映,展現出文人的藝術精詣。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 沈周 廬山高 軸


     畫上篆題「廬山高」並長詩一首,是沈周於成化三年(一四六七)藉廬山的浩蕩氣勢,賀其師陳寬七十大壽之作。畫面描繪一處聳峙群山澗谷,上方遠處群峰連綿,中景山體細分緊湊,其間瀑布流洩而下,一旁岩壁正面留白、側面略染,將谷澗浩蕩水氣一表無遺。
全幅藉元代王蒙扭動繁密的皴筆表現山石質面,展現山水生命力。瀑布下有一人佇立,其身形渺小,旁又用高聳松樹襯映,使其所仰望的廬山更顯高聳,如有充沛能量與之呼應。畫中山水景致與長篇題詩,以形象和文字兩相呼應,呈現沈周對師長的孺慕景仰之情。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 沈周 參天特秀 軸


     本幅描繪高聳松樹一株。但構圖別出心裁,與傳統描繪松樹的傳統構圖不同,沈周並未描繪松樹的全貌,僅畫出此松樹枝幹上段部份,沒有畫出根部,也沒有表現頂端,以及傾於一側的三兩松枝。
沈周以狂放墨筆勾畫枝幹,藉勁細用筆鋪就針葉,透過淋漓筆墨的明暗對比,充分展現出參天直上的松樹動勢姿態。正符合沈周自題詩句「參天直上有奇氣」的松樹形貌,也在稱讚得畫之人有如「大材」的寓意。依據沈周題跋,此軸於一四七九年為劉獻之所作,七年後劉氏又轉贈陳鳳翔。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 沈周 溪橋訪友 軸


     此軸並無紀年,學者曾據其書風推測是五十四歲(約一四八○年)之作。畫中高聳的山體斜傾出奇,透過留白而構築出的山頂平台,讓人聯想到黃公望的山水樣式。不過沈周筆墨較為簡約,更接近吳鎮的用筆特色。山體的層疊與皴點之運用,都顯示出沈周對吳鎮畫風的熟稔。
此畫為貞父作,推測即是時任官南京的毛珵(貞甫)。沈周詩稱「白下長洲不相及」,白下即南京古地名。毛珵與沈周同為蘇州士人,從賀甫學易。一四八七年取得進士後任南京工科給事中。沈周詩集中有詩贈毛珵,為毛母祝壽,顯示兩人早有往來。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 沈周 蕉陰橫琴 冊


     沈周的扇面以清雅意趣見長,此幅人物小品更屬其中佳作。此幀右側為庭石芭蕉,下有一位文士抱琴獨坐。左側雖見坡石地面,但由五言題詩據滿上方空幅。在扇面左右兩側,形成詩畫相互映襯的視覺效果,構圖深具巧思。
     詩文題「蕉下不生暑,坐生千古心。抱琴未須鼓,天地自知音。」字裡行間流露著沈周豁然體悟世道,即使抱著琴而未彈奏,在這天地之間,亦已能獲得回響。畫中文士身形在蕉石對比之下雖顯微小,但其流露的達觀自得情態,透過詩文卻更清晰地相互呼應。

台北故宫馆藏明沈周山水画作品赏析(组图)

明 沈周 夜坐圖 軸


     此軸上半為沈周〈夜坐記〉約四百五十字,篇中詳述沈周於靜夜醒後安坐沉思之所得,旨在強調心志澄清有助益於體悟事理。畫幅下半描繪一處簡樸齋舍,屋中有一人燈前靜坐,畫面與上方題記相互呼應。
沈周時年六十六歲,對王蒙、黃公望畫風的運用更顯自由,並兼採吳鎮樣式,充分展現自我面貌。畫中延續元代書齋山水作法,將書齋安置於山水之間。書齋後有主山環伺,兩側松木亦顯高聳;而流水蜿蜒於前,但有石板橋聯繫前景坡岸,說明其未與世隔絕。主山以淡墨輕染,又以留白表現雲霧,讓此夜景流露出清雅閒淡情調。(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