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画家高雪涛
气厚神和 融古铸今
南北朝谢赫曾将中国画鉴赏概括为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在六法中,气韵生动乃第一条,当我们欣赏青年画家高雪涛的写意国画时,首先是被其生动的气韵所打动,他以高雅的笔情、墨趣、意境以及独特的构图、造型,加之本身不凡的气质创作出了一幅选材广泛、立意深远的画图。
中国画最神秘之处在于一根灵动的线条,它毫无保留地显示着画家的学养、性情、气质诸方面,高雪涛正是以其娴熟的笔墨在其画中处处表现出富有质感的线条,真正为画作提供了精良的骨架,加之对墨与色的随意调度,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国画的特色。细细欣赏高雪涛的画,你可以看到墨与色相映成趣,或墨不隐色、或色不罩墨,丰富的墨韵,斑斓的色彩,遒劲圆润的笔调,陆离光怪的色块,既冲突又和谐,全无轻佻浮躁之感,在墨彩交融中,洋溢着勃勃生机,令人在艺术感染中回味再三。
中国传统写意画,在用水、用墨、用色上务必肯定、准确、概括、生动,但同时又须朦胧变形,这也是写意画惯用的手法,“变形”犹如文学创作中的夸张,诸如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合情合理的夸张变形,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若只一味摹拟再现对象的外形,那是对艺术的不理解,反之,要经过画家的删削、锤炼、再创造,由“形”而提取出它的“神”。形神的关系并不成正比,成功塑造外形时的浓缩、简约,恰恰有助于神采的加倍焕发。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以苛求险是一切构图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高雪涛的绘画,往往运用逆向思维,从看似平实的构图入手,反可获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加之落款题字不落俗套的随意挥洒,以及小小印章的点睛作用与全幅画面构成十分协调的意境。
观赏美术作品,不但要看画家抖擞的气魄,更要看他透过随意而匠心独运的刻划;不但要欣赏画家的胆力,更要欣赏他透过胆力而闪烁着的魂灵,高雪涛画作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启示。
任何一位登上艺术高峰的画家,都曾走过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一条不同于他人的蹊径独辟的新路。祝愿青年画家高雪涛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道友•星元

画家高雪涛小传
高雪涛 1968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山西山水画艺委会副会长;山西省大众书画院学术研究员;董寿平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省直机关青联委员;山西省美协平遥创作中心副主任。
1985年入伍,1989年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受教于刘大为、王天胜先生。毕业后专攻国画,作品曾参加全国军地两用人才美术书法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展;建军75周年全军十届美展;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烛光笔华”全国美协驻会干部作品展等全国性大展,多次获奖,并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传略被编入《93中国美术家》、《书画名人大全》、《当代书画家》等十余部权威典籍。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选登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著名画家高雪涛山水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发布)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