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书画大师泛滥的背后乱象丛生
书画大师泛滥的背后乱象丛生
作者:叶玉跃   文章来源:美术报   加入时间2014-9-9 7:30:34

   

书画大师泛滥的背后乱象丛生

    编者按:前日,西湖边偶遇一位从纽约办展归来的“书画大师”。大师进出豪华酒店,身旁不只有保镖,还有某地领导作陪,排场相当大。递来的名片,也有二十几行之长:天下第一**;世界**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院长……且不说大师既会左右手书,又会口鼻书等,只这一长串头衔,外行一看,不震惊也得多看一眼啊。但是,这大师内里的门道,说来可就话长了。

  书画界大师泛滥已不是一天两天,去年9月美术报就曾发表过一篇独家调查,如今再拿出来看看,却也仍合时宜,且诸现象比之去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不禁大声疾呼:书画打假,要从山寨大师开始!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

  ——直击当代书画家炒作、包装乱象

  “中国画×大家”、“当代×位山水大师”、“书坛×大领袖”……不知何时起,以大师、领袖命名的书籍、画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时不时就会“冒”出一本。

  记者偶与几位艺术学院的教授聊天得知,大师泛滥的情况近些年早已见多不怪了,多和市场需求有关。顺藤摸瓜,请跟着记者且行且调查,看看艺术圈这些所谓大师是否真的个个都能称之为“大师”?抑或只是为了宣传与炒作个人,大师亦可被批量打包,一博眼球?

  批量包装的“大师”、“巨匠”

  前些天,记者收到一本朋友相赠的字帖,书名叫《中国书坛五大领袖》,粗粗翻了一下,书中五位人物中有四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分别是欧阳中石、沈鹏、启功、张海等前辈,但是对夹在此四位中间号称“领袖”的另一位,实在是没有什么印象。

  记者故而在网络上搜了一番,结果意外发现,不仅仅是《中国书坛五大领袖》,网上还流传着诸多关于“四大领袖”“五大领袖”的不同版本,甚至同一出版社、同一书名,除了欧阳中石等几位大家不变之外,剩下的那位“大师”,被替换成了陈某某、或者是刘某某,不一而足。除此“领袖”版之外,还有“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六大巨匠”版、“名家大师”系列等等。多数都采取的是同样的手法,有几位耳熟能详的书画家,同时也会有一两位陌生的“新面孔”。

  书坛如此,画坛也不清净。浙江某地一位会画两笔的老先生,竟把自己与达·芬奇、梵高以及范曾一起,并列为世界书画四大家,“载入史册”。可是,明眼人一翻书就发现书页制作之粗糙、伪劣,一看就知道是网上下载的作品图片,估计连非专业圈的老百姓也很难骗得过去了。

  所谓的画坛、书坛领袖、大师、巨匠,是可以这样自封并轻易替换的吗?

  带着疑问,记者点击进入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ISBN书号查询系统中,试图查找这些书籍的书号,但未能如愿。恰恰相反的是,在输入一长串数字后,显示的却是另一本毫不相关的“正版”刊物。可见,这些“出版社”本身的合法性就值得怀疑。近些年,打着“×××出版社”名称,实际上不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许可和管理的出版机构,在书画界出版的画册、作品集等等,为数不少。也有一些,属于违规从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然后“作坊加工”的艺术公司,其主要目的还是经济效益。

  记者就这一现象电话采访了某一相关文化出版社。工作人员很热情,称自己的出版社总部在香港,国内多个城市设有多个编审处。

  “不管什么人、什么样的书画水平,都可以出书吗?质量有没有要求?”记者问。

  对此,工作人员表示,“出版社就是为出书人服务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出书者提供自费出版,因此对作品质量没有要求,想上什么作品就上什么作品,只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钱就可以了。”

  工作人员还热情地推销说,他们出版社已经成功出版了一系列“知名”书刊,包括:《名家书画作品集》、《中国画研究院作品集》等。不管你想要和哪些知名前辈“一起”出书,出版社都可以提供国内丛书号。当然,如要傍名人、傍大款,费用就要相对昂贵一些了。

  “出版社可否提供书号?书号可以在网站查询到吗?”记者问。

  对这一点,对方很委婉地解释说书号只可以在他们出版社的内网上可以查询到。言外之意,该社出版的书籍书号并不正规,且无法进入正规书店销售。这也就与非法出版物并无两样了。由此可见,一些所谓的“出版社”,其本身的合法性身份就值得怀疑。
“大师”、“领袖”是如何诞生的

  记者多方调查得知,市面上常见的推销“大师”包装手法一般是这样:如果书名取的是《×大领袖》又或是《某某领域大师20人》诸如此类,往往采取“名字并置”的操作手法,即将众所周知的人物编在书籍的前后段,而不甚知名、徒有虚名的那位则夹在这些人物之间,企图借名家之名来宣扬自己,来达到鱼目混珠、愚弄百姓的目的。而一些利欲熏心、别有企图的出版商受到利益的驱使,只要出书者愿意出钱,不讲求真才实学、书法功底、人生阅历、专业水平,就可以让书籍出版、让书者“成名”。

  媒体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话语引导功用毋庸置疑,而近年来部分媒体的一些不实报道,也确实让人大失所望,甚至是对书画艺术界的侮辱,也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将自己和知名前辈们的名字并列排放,混淆视听,用优美的外包装和“唬人”的书名掩盖书籍中作品的低劣质量,这样的例子和包装手段层出不穷,充斥在我们日常可见的范围内,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在对事实的真相不甚了解的时候,也有盲目跟风的争相报道,将之无限放大,让一些不甚明白此一领域的群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盲目购买“大师”作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记者调查得知,仅以书坛“四大领袖”为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文化出版社,各自就有不同的版本,仅看书名,老百姓也就无从知晓谁才是真正的书坛领袖了。更为蹊跷的是,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书坛“四大领袖”也有两个不同版本:两个版本都收录了欧阳中石、沈鹏、李铎三位书法家,但同时收入的第四位书法家,却不是同一个人。就连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四大”都存在两个版本,其他外行人就更不甚明白了。

  另有中国书法网也曾报道:××入编《2012中国书坛四大巨匠》台历,与沈鹏等一起被评为书坛四大巨匠,最具收藏潜力的艺术名家等等。而就艺术水平和地位而言,×位巨匠之中,总有一两位显得不是那么“够格”。虽然艺术作品的评价具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特征,标准是多元化的,但这些×位巨匠、×大领袖,总有拼凑之嫌。而同样是受了出版商的邀约,个别书者自己也建立起了个人的官方宣传网站,诸如获得“中国书坛四大领袖”之称的沈某某。不难发现,凡此类名家书作,都会收录欧阳中石、沈鹏这些前辈的作品,似乎这样一来,出版物才更有可信度。

  此外,一些人为了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屡出新招,写大字、练倒笔书法、用鼻孔习字……此后竟然也被电视台争相报道,更有甚者还被知名学府请去当客座教授,写几个字就能被称为“中国某领域第一人”,能大胆泼墨就能评为“大师”,唱一首歌就能一夜成名、成为明星,一天一个大家,谁信?如果世间万物都如此简单,那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岂不浪费?着实令人感到“惊奇”。

  正是因为目前这种盲目的市场炒作,一些出版商唯利是图,利用出书者想要迫切出书的心理来制作一些夸大其词的书籍,将某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和真正有所为的学者相提并论,以达到市场知名度和经济利润的不良手段,不仅有损真正专心研究的学者的声誉,也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也正因为“大师”的纷纷出世,许多有见解、有学问的人对“大师”、“领袖”“艺术家”这样的称号避之不及。

  近些年以来,中国书法在传承中走向创新,在发展中走向繁荣,逐渐步入了一条重视传统、回归经典、鼓励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公众对书法的认识也开始向着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社会各界包括媒体都应该倍加珍惜,多宣传能受教育、有感动的正能量给观众为好。如何避免这些不正之风,正确引导民众的审美判断,是需要面对的课题,也是责任。

记者观点:

  大师泛滥的背后

  “大师”泛滥,动不动就有人以“大师”自封,一方面固然是画册编辑出版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当代书画界有这样的需求所致。正如某公益广告所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大师”、“巨匠”称号屡屡唬人,其背后,也有当代书画界极少数人士不谋学术某权术,盲目追求名利、好高骛远的原因。只是,高帽虽高,但含金量又有几何?

  放眼全国,今日被冠以“大师”、“名家”、“领袖”称号的人,多于以往任何时代。大师多如牛毛,没有大师就包装大师,这是不是人文精神稀缺、学术泡沫化的一种表征呢?

  在一个患上“大师饥渴症”的时代,人们看到的却是太多扭曲的“大师文化”。

  在一个找不到真大师的时代里,拼命地“包装”大师,“消费”大师,顶着“大师”称号的多如天上星,但扒拉来扒拉去,却发现充其量是些懂市场会赚钱的“大腕”,离大师远矣。

  什么样的书法家可以称为“大师”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等最为出色,他们的作品历经时间的考验,被后世列为经典且广为推崇,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天赋一流、技艺高超、时运俱佳、修养全面、必有新创。而在当下,许多妄自尊大的书法家毫不羞愧地自诩大师并喜欢别人给自己戴上大师的帽子招摇过市,但他们远不是大师,也许能欺骗一时,但如果有一天众人醒悟过来,所谓“大师”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

  不仅是在书法界,画坛、文学界、金融界都有不少自称大师的现象,以致使“大师”称谓在中国几乎成了负面流行语,与“专家”、“领袖”一样饱受社会舆论诟病,许多人开口闭口谈论的都是大师,自身却没有任何鉴别和审美能力,“大师”的称号好似一个人人皆可把玩的流行符号,而更深刻的意义却并没有。

  沈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协领导告诉记者,所谓“大师”、“领袖”之称,应由历史决定、由后人决定,过早定为“领袖”并不合适,这其实是对本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艺术的不尊重,除非真的在某一领域有重大突破。

  无论浮尘如何遮望眼,沉淀下来的历史会让人清醒:所谓“大师”等头衔不应过早下定论,书法绘画艺术从工艺上强调的是文人的个人情趣,展示自我情怀,最终还是应当回到学术本身,重视传统,回归经典,以文化为根基,专心书画创作研究,浮躁时代,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