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出现了诸多书画艺术大师,成为无可替代的艺术标杆,我父亲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家,他富有创造力的画作和伟大的精神,对近现代中国画坛影响极大,为中国乃至国际画坛树立了一个绝佳的典范;作为一名父亲,他同样对子女关爱备至,注重个性和天赋的培养,特别是对我绘画方面的教诲和帮助影响至深。可以说饱含爱国情怀与以美育人的悲鸿精神指引着我的人生,传承悲鸿艺术也是我一生使命。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书画之家,让我在成长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这对我个人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幼年时期,父亲就开始教我写字,第一个写的是北魏张猛龙碑集联,是父亲亲自买来的;父亲的工作很忙但每次都要亲力亲为给我们批改,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此根植于我内心深处,我品格的形成和对艺术的理解,很多就是从跟父亲学写字开始的。童年时期的我跟随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度过的,那时父亲正在中央大学美术系任教授,这期间,父亲教过我画马、画猫,在工作之余尽量对我言传身教,让我对中国绘画产生极大的创作欲望。13岁那年,随着父亲来到重庆,进入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附属中学读书。那天,父亲在中央图书馆主办画展,他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今天送给你15幅画,让我在画展中挑选。在著名画家也即是父亲的学生吴作人、吕斯百的帮助下,选了有关雄狮、鹰、奔马以及竹子等15幅父亲的作品。这成为我人生重要的转折,亲手收到父亲的作品,我知道这不仅是礼物,更是父亲对我的一种期望,希望我可以在绘画艺术上有所作为。遗憾的是,这些父亲当年送给我的珍贵礼物,而今下落不明。但父亲的期望一直伴随着我之后的人生道路。从那时开始,我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与教学之下,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将徐派艺术的笔墨技法谙熟于心,并熟练掌握。尽管有时生活的压力迎面而来,但我时刻谨记着父亲的教诲,从未放弃书画创作与家族艺术的延续,要将悲鸿艺术努力传承下去。

延续徐派艺术,作悲鸿绘画技艺继承人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中对造型艺术的把握一直以素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做技法的提升,所以画什么像什么,很真实。我父亲的艺术理念是很明确的。他曾经讲过,艺术要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艺术家尤其如此。表现人的绘画,画家的任务就是探人生之究竟;表现大自然奇美变化的绘画,画家要穷造化之奇。父亲说过,绘画虽然是小技,但可以造大奇,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可以为人类申诉。这些艺术理念一直扎根于我的艺术创作之中,在我看来不只是简单的作画,绘画可以说是我的事业,是非常崇高的一种情感,所以我的作品中不仅包含悲鸿家族的绘画技法,更有着很强的中国气派,深邃、深刻、沉稳。父亲曾评价我的作品“精深华妙,隐秀雄奇”,这令我倍感欣喜。我时常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对中国文化就具有着很强的认识和把握,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绘画精神更应宣泄表达出来,为国家、为人生而创作。正式源于这样的感慨,无论是工笔花鸟,还是写意奔马我都将父亲的画风充分的继承。有很多评论家评价我是徐悲鸿后人画马技艺唯一继承人,我想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延续父亲的意愿是我作为其长女理应承担的。

传承家族艺术,一生使命使然
如今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而他的言行却一直激励了我,他一生求真务实、爱才如子的人格让我非常敬佩,他的画坛艺术影响力也让我不断前行。父亲去世后,我继母将我父亲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所以我们子女身边没有父亲的原作。但这也正是我们期望的,悲鸿艺术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个家族的,而是属于全人类、全社会的。可以说,悲鸿艺术不会泯灭,它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去延续,这其中就包括我。所以在我退休后,绘画成为我的全部。每次创作中,总能勾起我对父亲的许多回忆,时刻谨记着父亲的指导。绘画之大道,在于追索自然,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笔法自然的写实主义,这也是悲鸿艺术精髓所在。如今,我多以传承父亲绘画技法及艺术风格为主,主要创作奔马、雄鸡以及花鸟题材作品,因为我坚信唯有这些父亲时常创作的艺术题材,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悲鸿艺术,孕育出大家风范的悲鸿精神。近年来,随着我书法和绘画已进入比较高的水平,在美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也是凭借这些不断去宣扬与传承悲鸿艺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与传承这一国宝艺术,这也将成为我毕生的使命。(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