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蘭韵美术馆   加入时间2014-10-29 8:42:05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比黄宾虹晚生三十年的名门公子吴湖帆,是近代海上艺坛另一位巨擘。身为最后一代传统文人,他在民国“西学东渐”的滚滚洪流中清醒恪守古法。时局虽已深刻裂变,但他的画依旧灵秀清雅,秀雅之下暗含骨力。如此底蕴与他的显赫家藏以及鉴定功力密不可分。其鉴藏成就让吴湖帆远远超出一位山水画家的意义。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 1937年作《媚秋堂寻诗图》手卷以920万港元在2013年中国嘉德香港春拍中易主。图为局部)
得天独厚 传承祖辈集珍
      “湖帆”二字让人联想到山水画中的常见图式:飘渺的水面上,孤帆一片日边来。如此诗情美景,与翩翩君子吴湖帆,甚是相配。从这个雅洁的署名,亦可略微感知到吴湖帆清高的贵气。这是他与生俱来的。
 
      出生于苏州的吴湖帆(1894-1968)有一位很了不起的祖父——曾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甲午战争爆发时,吴大澂主动请缨出关领将,无奈官场腐败、将领贪生怕死,一战即溃不成军。吴大澂由此获罪革职,回了苏州老家。也就是这一年,孙儿吴湖帆呱呱坠地了,为心情灰暗的爷爷带来新光亮。
 
      吴大澂还是一位文字学家、金石考据学家。为官之余,他精鉴赏、富收藏,撰写了数部有关古文字和书法的著作。1895年,回到苏州不久的吴大澂与收藏甲江南的“过云楼”主人顾鹤逸创办了“怡园画集”,邀约当地文人每月在怡园聚会三次,舞笔弄墨、谈古论器。一代金石大家吴昌硕就常常来此临画,善于书画的昔日幕僚陆廉夫也是常客。小湖帆在这样揖迎往来、艺术探讨的氛围中悄然长大,眼界高阔,眼力精准,为日后的收藏与鉴定埋下优良的种子。
 
      湖帆八岁的一天,看到与二姐吴惠菁的合照,书其背面:“二姐十岁我八岁”。当时吴大澂已中风卧床。看到孙儿稚气未脱却押韵对称的语句,叹道:“此子他日当有所成”。于是将平生所藏字画彝鼎尽归湖帆,每日于床前亲授家藏文物的名目及来龙去脉。不久便撒手人寰。
 
      祖父遗留下来的藏品相当可观。其中周代邢钟和克鼎,湖帆极爱,以此名其室为“邢克山房”。祖父生前尤爱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将军印28方,后来也都为湖帆收藏。还有一件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虞恭公碑》,堪称至宝。
 
      湖帆的外祖父沈树镛也是文人士大夫,官至内阁中书,同时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甚丰,以收藏董其昌书画为多,曾以“董宝阁”名其斋室并请人治印。虽然他42岁就英年早逝,没有见过孙儿湖帆,但他收藏的董其昌书画,后来还是传到外孙这里。湖帆的绘画颇受董其昌影响,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两位祖辈毕生所藏之精华,都汇聚于能书善画的孙儿,旁人不禁艳羡吴湖帆得天独厚的府内积淀。这些继承的家藏,让吴湖帆早早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其鉴定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这也是传统画学的一大特色。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 1939年作《春云烟柳》以2530万元在朵云轩2011年秋拍售出。)
 
梅景书屋  神仙眷侣情谊深
      吴湖帆不仅是家族宠儿,更是上天的宠儿。
      22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吴公子迎娶簪缨世族的千金潘静淑为妻。富足的吴家和显贵的潘家是世交。静淑的曾祖父潘世恩是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是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敌东南。
静淑姑娘虽然娇艳不若桃李,但清秀端庄、腹有诗书,且善画花鸟,与俊朗儒雅的湖帆公子相得益彰。过门时,她的嫁资极为丰厚,其中包括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加上吴大澂旧藏《虞恭公碑》,吴湖帆集欧阳询四本名帖于一室,遂将家中厅堂命名为“四欧堂”。有趣的是,湖帆把接下来出生的儿女们,也取名为“欧”。长子孟欧、次子述欧、长女思欧、次女惠欧,让“四欧堂”成为欢聚一堂的幸福之家。
 
     在静淑的陪嫁中,还有两件特殊的梅花佳作:宋代画家汤叔雅的《梅花双鹊图》以及慈禧太后的临本。这老佛爷的宝物,怎会出现在静淑的嫁妆里?原来,慈禧雅好书画,常在各种节日以自作书画当作恩物赐予近臣内侍。潘祖荫作为慈禧在吏治时启用的得力干将,可说是老佛爷的心腹。作为元宵节的恩赏,慈禧将宫中所藏宋画《梅花双鹊图》和自己亲摹一本一同赐给潘祖荫。
 
      但权倾一时的潘祖荫没有子嗣。他去世后,其遗产由弟弟潘祖年全权处理。25年后静淑出嫁,父亲潘祖年特别将这两幅梅花交付爱女静淑袭藏。其中这幅宋代墨梅,《吴湖帆文稿》对之有详细描述:“图作老梅一树,枝杆盈百,花朵数千,翠鸟欲语,粉香玉色,绝似绵绣画屏”,因而吴将之奉为“宋画中神品也!”
      静淑而立之年时,父亲潘祖年又以《梅花喜神谱》相赠庆生。因为那年岁逢辛酉,与南宋景帝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于是湖帆额其寓所为“梅景书屋”。而被湖帆封为“梅景书屋镇宝”的那幅汤叔雅《梅花双鹊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隐没,于2007年出现在北京匡时的拍场上,以582万元成为当年压轴大作。
 
      可以说,湖帆与静淑的美满婚姻,让梅景书屋的藏品更为灿若繁星。这里集纳和延续了晚清三大家族(吴家、沈家、潘家)的1400余件宝藏,全部由夫人静淑逐一校录。这对才子佳人,心心相映24载,堪称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只可惜静淑命薄福薄,1939年死于阑尾炎,那时她才48岁。留下形单影只的湖帆,伤心欲绝。虽然他后来亦有了夫人顾抱珍,但仍对静淑追忆不止。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旧藏《剩山水》原迹,竟是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前段。)

 
人情往来 以藏画表美意
      购买与交换也是吴湖帆收藏的重要渠道。自1924年到上海后,他就非常注意收揽文物,特别是字画。这一点可在诸多经他收藏的书画上发现其斥资购入的记载。譬如,他购得隋代《董美人墓志铭》碑帖,多加宝爱,特辟屋珍藏,并取名“宝董室”。他平时将此碑帖随身携带,须臾不离,有时睡觉也挟册入衾,并曰“与美人同梦”。其风雅幽默,令人莞尔。
 
     他还千方百计搜罗清代的状元写扇。有的出高价买下,有的用珍贵藏品交换,历20年之久,获得75柄,形成他的收藏特色之一。若干年后,湖帆在苏州草桥中学的校友范烟桥主持苏州博物馆工作时,求吴转让一些状元写扇。湖帆二话没说,倾其所藏,惟一要求则是在此基础上扩充壮大。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交换藏品也是人情往来的一大乐事。1933年5月,张大千与吴湖帆得以见面。张对吴的才学与画作佩服得不得了,赞叹道:前不久我在北京见到傅心畬,他的画作俯仰古今,以为是我平生所见最高超的画家。等到了上海,认识湖帆先生,他学识非常渊博,作画熔铸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唐人气韵,让我打心眼儿里佩服。这才知道天底下的画家,人外有人啊。
于是,性情爽朗的大千豪气地把董其昌《潞水舟次所作》山水轴赠送之。湖帆尤为推崇董其昌,受赠此画,颇为快慰,但一时没想到适当的回馈。过了不到十日,湖帆选择石涛的《清湘感旧图》卷答谢之,而石涛正是张大千百般临摹的对象。双方投其所好,以藏画表美意,真乃恰如其分的君子之交。
 
     谈到时人鉴藏古画的偏颇现象,两位艺界英雄,所见略同。当时张大千曾放言:藏家只注重古画作者名声大不大,后人在画上题跋多不多。而一幅古画本身内在的真正艺术价值,却无人关注及懂得。吴湖帆也有类似感慨:现在藏家不问笔墨好坏,真是奇怪。最近上海各位大藏家津津乐道藏品上的印章多寡,觉得自己很懂鉴赏。若问他好在哪里,为什么可贵,都瞪着眼睛说不出来,只会以价格高低做标准,这就像玩钞票一样。大腹便便的有钱人玩古画以示风雅,却说不出作品好在哪里,玩古画变成了“玩钞票”。此话放在今天,又何尝不是针砭时弊?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 1954年临摹 《富春山居图》全图,惊现北京翰海2011年秋拍,以9890万元创下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悉心合璧《富春山居图》
      吴湖帆的鉴赏之道,完全体现了传统书画鉴定的特色,即收藏、鉴定与绘画的互联互通。这一点与北宋米芾、元代赵孟頫 、明末董其昌以及近代黄宾虹、张大千和谢稚柳是同样的。他们让古人杰作在自己的绘画道路上助其一臂之力,正如大千所言“挹彼精华,助我丹青”。而长期的笔墨实践,也让他们在鉴定时更为火眼金睛。
 
      上世纪四十年代,吴湖帆已有鉴定“一只眼”的美称。1934年,北京故宫邀请40岁的他北上鉴定书画。这让他得以尽阅宫中深藏历代名迹,其绘画也由此脱尽明清遗韵,进入到更为深妙高远的古人意境。吴湖帆将鉴藏与绘画珠联璧合的美谈,莫过于他对《富春山居图》的发现、收藏、到临写、捐赠。
 
     话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上海汲古阁主人曹友卿携刚购买的一张破旧的《剩山图》请他鉴定。他一望便知此画非同寻常,以商周古铜器换下了这个残卷。后与故宫所藏《无用师卷》影印本(《富春山居图》的后段)一对照,《剩山图》竟然是它的前段! 1939年,吴湖帆将《剩山图》原迹与《无用师卷》影印本合裱为一卷。这竟然是三百年来《富春山居图》被焚为两段后,第一个将其合璧的举动。1954年,他在《富春山居图》分隔两岸五年后,全本临摹,做到了《富春山居图》的全图合璧。随后1956年,经谢稚柳介绍,62岁的吴湖帆将毕生所藏第一名迹《剩山图》捐给浙江省博物馆。而他在花甲之年悉心临摹的那一卷,2011年惊现北京翰海,创下9890万元的个人作品成交纪录。
 
     由于吴湖帆在鉴定界的权威地位,诸多后辈都曾拜师门下。耳熟能详的鉴定名家张珩、徐邦达、杨仁凯、王己千都是他的弟子,其中王已千也是集绘画、收藏、鉴定、经营于一身的全能人物。   
 
     如今,这样的“全能人物”已是凤毛麟角。往昔讲求融会贯通的艺术界,被一刀一刀割裂为若干专业。画家只管挥毫泼墨,鉴定家伏案研究,收藏家一掷千金,各司其职的同时也只盯着各自的这一亩三分地,相互之间颇有点隔行如隔山的意思。假若回望民国,会发现传承古代文脉的大画家,其画外功夫个个了得。收藏是他们品赏与感悟的实物来源,鉴赏治学是他们深入传统真髓的必经之路,创作则是他们承古融今、表达自我的抒发途径。或许今人也没必要将他们的身份界定那么分明。有时,“模糊”未尝不是一种精确。(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吴湖帆:书画贵族 古意润心田(组图)

(吴湖帆《万峰积雪图》以476万元在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中成交。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