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伉俪画家俞致贞和刘力上
俞致贞简介: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 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 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 。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 。 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 丈夫刘力上,也是著名花鸟画家。

伉俪画家俞致贞和刘力上
刘力上简介:
刘力上,1916年生。又名力尚。别名刘岂,江苏江都人。擅国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早年随张大千先生学习人物画、山水画。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力上赴武汉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大军,转战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在南宁会战时部队被打散。经历了四年军旅生涯后,刘力上去四川探亲,与老师张大千重逢。在老师抗战不分前方后方,重要的是爱国报国,弘扬民族艺术亦是爱国表现的思想启发下,又随师辗转至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等地临壁画,孜孜不倦地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继承祖国优秀艺术传统,画技迅速提高。40年代中期初露画坛,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对重彩技艺有较深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任川西文联美术协会国画组组长,1953年调北京中国美术研究学院任教,传授我国传统技法——重彩。1957年与其他10名画家合作的《岱山旭日》巨幅山水,作为国家礼品由*主席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带往前苏联,赠给苏共中央。1983年刘力上与夫人俞致贞合作的巨幅景屏《荷塘清趣》被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接待厅。刘力上多次参加国际画展,许多作品在日本、印度、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及香港、澳门地区展出。1986年北京朝阳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技法画库》的第一部分“花卉”为刘力上与俞致贞的共同绘画。1953年在民族美术研究所从事画史、画论研究。1961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品《荷花邮票》小型章在日本获一等奖。作品有《荷花通景》、《长寿永昌》等。出版有《俞致贞刘力上花鸟画集》等 。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伉俪画家俞致贞和刘力上
《画里齐眉》———包立民·1997
细心的读者有时能从知名中国花鸟画家俞致贞、刘力上的合作画中发现两方闲章,一方是“画里齐眉”,另一方是“相得益彰”。刘力上与俞致贞从生活伴侣变成艺术伴侣,齐眉由举案进入画里,真可谓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刘力上是张大千的早期学生,三十年代初就在上海拜师学画,要采写张大千自然要从他人门。去了一二次,我发现他家中空空的,只有他一人。他告诉我说,老伴俞致贞病了,住在医院等待手术,他要两头跑,每周三次到通县一家医院送吃的东西。医院里的伙食较差,老伴吃惯了他做的饭菜,为了动手术,需要把身体养胖一些,增强体质。因此,他约我避开上医院的日子采访,访谈的过程中,我也知道了俞致贞的不少情况。可以说,我与俞先生是未曾相见先闻其事。

俞致贞早年从于非闇学画,由小写到工笔,后经于师介绍人故宫博物馆古物陈列室国画研究班深造,同班同学有田世光等人,毕业后留室任教,前后达8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广开画路,转益多师,于师破除门户之见,建议她拜张大千为师,让她转师学艺。不久她又随张大千、杨沅君夫妇南下成都,与大风堂弟子一起学艺,刘力上就是当年的同窗共砚之一。不过他俩结为伉俪,却是五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俞致贞出院后,听说我在采写张大千,先是静静地听刘先生说,接着偶尔也插一、二句,与我逐渐熟悉后,索性参加一起谈。但是一谈到张大千的家庭私生活,谈到在成都期间,张大千为了赶开画展卖画,让他们学生各司其职流水作业代笔作画之事,她总是三缄其口,避而不谈,笑而不答。要不是口直心快的刘先生和盘托出,我是很难知道真情的。慢慢地我才发现,俞致贞的尊师重道观念很浓,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在友人后辈面前从不说老师一个不字,更不会在老师的功劳簿上记上自己的一笔。

俞致贞体质差,常年有病,病病歪歪,家务事里里外外,全靠刘先生一肩挑。平心而论,在照料家庭和俞致贞的病体方面,尤其是住院动大手术期间,刘先生确实无微不至,细心照顾。没有刘先生,她也许很难度过那次大手术关。但是,刘先生又是个火爆筒子,遇事爱发火,一点就着。家里没有别人,火自然而然要点到老伴身上。她是慢性子,性格柔和,遇到刘先生发火,她就退避三舍,等你发过脾气,再慢慢论理,这叫以柔克刚。在生活小事上,俞先生让着刘先生,但是在艺术创作上,刘先生却是让着俞致贞,让她唱主角,他自己当配角。若论资历,刘先生是大风堂里的早期学生,也是俞致贞的大师兄了,可是他从心底里认为老伴画得比他好,俞致贞的花鸟在体察物理、物态、物情方面细致入微,画出了她的个性风格,已为同道公认。可是她又体弱多病,如果没有助手,很难长期坚持。于是他主动放弃人物山水,改画花鸟,甘为助手,长期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生活伴侣变成艺术伴侣。(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