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前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现在中国各种艺术家协会都有许多领导干部兼职当“领导”,无非是名正言顺地收钱,默许雅贿,尤其个别人作品低劣,却卖得很火,实际上是利用协会领导的幌子中饱私囊。
继官媒《人民日报》前天炮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书画协会“中饱私囊”之后,《中国青年报》昨天发表评论,建议官方规定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在书画协会兼职,强调“只有斩断权力滥用之手,才能有效遏制‘退下去不要怕,名利双收玩书画’的艺术腐败”。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前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现在中国各种艺术家协会都有许多领导干部兼职当“领导”,但一些领导干部挤进艺术家协会“无非是名正言顺地收钱,默许雅贿”,“尤其个别人作品低劣,却卖得很火,实际上是利用协会领导的幌子中饱私囊”。
文章指出,对那些进入书画协会主席团的领导干部来说,如果坐着豪华的汽车,待在豪华的工作室,将大把售卖字画的钞票装进自己腰包,那么其他为艺术奋斗的会员心里是何滋味?其实大家清楚,这种吸金揽银不是腐败又是什么?利用协会领导的地位卖字画,这种腐败不过是被艺术的外衣遮掩着而已。重权在握,心怀非分之想的领导干部待在协会则更加可怕。
文章呼吁领导干部自觉退出各级书画协会主席团,构筑起没有“雾霾”的艺术天空。
有关人士指出,一些在职和退休高官争当各级书画协会领导或会员,然后利用协会头衔“搂钱”的现象并不少见。因贪腐被判处死缓的广东省前政协主席陈绍基就担任过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目前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有不少在职或退休高官;级别稍低的官员则争取在省级书法家协会弄个职位。官员们热衷书画艺术,当然不只是为了附庸风雅,更是要让自己并不出众的书画作品卖个“好价”,或收受价值不菲的“雅贿”。
据官媒新华社去年3月报道,某地有人曾花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00万新元)收藏了一位书协主席的字,结果这位主席下台后,字贬值到100万元,说明文化圈的官职已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周一波前天在《人民日报》发文再批“文艺腐败”引来舆论叫好。《中国青年报》昨天发表评论说,一些官员忝列书画家行列之后,以低劣作品行世,拉低“书画艺术”整体水平。书画艺术既要让政治和权力走开,又要避免沾染上过浓的铜臭味,就应该重视艺术批评,不能坐视权力作品“劣币驱逐良币”。
另据《西安晚报》昨天报道,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连日来一直在内部做摸底普查工作,要求会员填表摸底,凡是在政府有行政职务(副处级以上)的,也许将不能在书协内担任领导职务。
分析人士认为,周一波通过《人民日报》炮轰“文艺腐败”乱象是在为推进陕西省书法协会改革制造声势。目前中国领导层的反腐重点仍在党政军机关以及国企、事业单位,但随着反腐败的深入,文化艺术圈也会被纳入反腐视野。陕西省改革书法协会领导层,显然也是上级的意图。(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本文无关。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