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王岐山“怒批”书协“官气”太重,再次引发社会舆论对官员兼职书画协会这一现象的关注。人民网记者根据中国协会理事网全国各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名单逐一查阅,发现不少省份均存在这一现象。此前《人民日报》就曾发文炮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书画协会“中饱私囊”,通过跻身书画协会谋利,作品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
其实这一现象由来已久,相当普遍。一个现象能形成普遍局面,就不能简单归咎于一两个孤立原因,背后成因往往具有系统性,通俗讲与大环境相关。官员兼职书协很不正常,其行为与官员身份伦理是不相符的。王岐山的愤怒是一个明确信号,官员必须回归本位,如此“不务正业”是不被允许的。
以往,官员兼职书画协会很大程度上是你情我愿,书画协会通过官员获得权力的庇佑,同时又能间接获取权力所带来的附加利益,而官员据此拥有了权力变现的“合法”通道。双方互利共赢,是利益共同体。而这种利益共同体显然具有巨大腐蚀性,不仅对官员是腐蚀,对书画协会也是腐蚀。书画协会中的官气、媚上、势利、重名利的风气已让一些书画协会距离艺术越来越远,距离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原来越远。虽然在国内艺术品市场畸形的发展中,书法家、画家们的书画作品越来越昂贵,但真正懂行的人都心知肚明,其中有多少是真货,多少是浮夸的垃圾。

官员要回归公务本位,书画协会要回归艺术本分。两者非分结合看上去是各取所需、风光无限、名利双收,实际上是各自“自杀”,因为离开了本位和本分,官员将置身险地,书画家则会一文不值。两者的结合,其实是现实在用名利嘲讽官员与书画协会的无知。而两者的分离,则是各自的救赎,官员回到为政者的正道,获得人身安全和心里安宁的同时,赢得民众的尊敬。书画协会回归艺术本身,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一种与官场伦理和艺术规律格格不入的现象长期存在而未被制止,说明了两个问题:官场伦理的失效和官场制度的欠缺。官员不该在书画协会兼职,没有明文禁止也该知道不对,但却普遍存在,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在一些层面和一些地方,官场伦理是成问题的。
所以,在王岐山愤怒警告的同时,官场伦理和制度的重建和完善也必须紧随其后,否则领导强调得再多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在一个强调法治的时代,官场伦理也应尽量制度化,官员不得在社团协会兼职是红线,要有硬规定。毕竟,制度比“自觉”重要得多,软约束往往就是无约束。(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