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作者:李榕桦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加入时间2015-4-8 8:31:51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1962年生于山东利津,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研究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华夏书画院院士,东营市画廊协会常务副主席,东营市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东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河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黄河美术馆副馆长,东营职业学院副教授。生在黄河口、长在黄河口、笔下表现的也是黄河口的风土人情。30多年教坛耕耘,锤炼了坚实的笔墨功底,作品气韵生动,清雅灵秀,意韵悠长,体现了较高的修养和艺术境界。六百余幅作品及人物专访在《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东营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千余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及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画坛高峰当代大家-刘文西 石建勋合集》《花鸟名家—石建勋专辑》《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石建勋专集》《诗情画意》诗画集《水墨中国—陈金章 霍春阳 石建勋 吴山明合集》《荣宝斋画谱-石建勋花鸟画卷》等专著18部。2011年创建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并由东营市委宣传部主办“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石建勋从教30周年汇报展暨首届画派精品展”。2012年在杭州、郑州、南京等七省市举办黄河口湿地画派全国巡回展。2013年由文化部、外交部和国家广电总局举办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世界巡回展。2014年在趵突泉李苦禅纪念馆举办“湿地情”石建勋中国画展,先后在日本、菏泽、青州、伊春、邹平举办联展。2014年8月《大美湿地》资产包以3200万港币在中国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上市,黄河口湿地画派以成为东营市的一张艺术名片。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诚挚的情感,诗意地表达
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石建勋

作品解读
      黄河入海口是一片造化神奇的土地,九曲黄河携带厚重的泥沙历尽千险终归大海,泥沙淤积而成的黄河口湿地每年以万亩的速度在增长。黄河入海口又是一片浪漫美丽的土地,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花飞雪,百鸟翱翔,减蓬燃火,柽柳铺霞。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画家石建勋深爱着自己的家乡黄河口,几十年来,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探索,创造了黄河口湿地画派,用自己的浪漫和诗意,表达出了他对家乡黄河口诚挚地热爱。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目光锁定黄河口
      初学画画时,石建勋尝试着画过许多景物,他曾花几年工夫集中笔力练习竹子的画法,并一举成名,人称“石竹子”。后在紫藤、兰草、梅花、菊花等多个景物上进行过研究,均有了一些成绩和心得。心有不甘的他经常反思:外师造化,艺术应该源于生活,生活于此的大地应该是绘画的源头,而不是舍近求远,画不熟悉的景物。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家乡黄河口。背起画具,一头扎进黄河口湿地,观察、写生,栉风沐雨,历尽辛苦,速写本一摞摞地增加,黄河口湿地的景物也逐渐在他心里活了起来,对黄河口湿地的感情也与日俱增。记得凡高给他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地里去,你将在此发芽,别在人行道上枯萎了。石建勋正是把自己的目光锁定黄河口,把自己的感情投向黄河口,用自己的笔墨饱蘸黄河口,随着他把自己栽种地越来越深,一个新的画派—-黄河口湿地画派在这里发芽、生长,并逐渐走向成熟。黄河口湿地的重要元素:芦苇、菖蒲、柽柳、黄蓿菜、天鹅、丹顶鹤、鹭鸶、水鲜活在他的画中,形成他笔墨讴歌的主体。更有味道的是他不仅赋予了植物景观以情感、趣味,还赋予它们相当的精神性和思想性。他把自己宁静的心态,淡泊的情怀,昂扬的精神,宽阔的胸襟一一揉进黄河口湿地,使天人合一,人画融汇。画者因黄河口湿地新生,黄河口湿地因画者添彩。石建勋的黄河口湿地画作,成为了黄河口的一张名片,许多不了解黄河口的人,是看了他的画喜欢上黄河口的。本市人与外地交流,推介黄河口,也是以他的画作为解说黄河口的媒介。我不知道,是石建勋的画成就了黄河口,还是黄河口成就了石建勋。看来两者均有吧。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诗意地表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审美传统观念,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引导着画家进入更为高级的超世俗的诗性 境界。在石建勋先生的笔墨形态中,诗情支撑着画意,画意丰满了诗性,诗与画丰富了情感本体,达到了笔墨天成,神与物游,笔随心动,墨与情溢的境界,笔墨中弥漫着诗意,诗意之中又处处饱含着感情,彰显着灵性。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石建勋的画充满了诗意,首先来源于他着眼于物象的精神实质和主观意趣,物与我,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相融相通。读前人的画,芦苇、菖蒲等物象一般给人以萧索、荒芜、漂泊的感觉,而在石建勋的黄河口湿地画作中,芦苇、菖蒲等作为主体物象,没有丝毫枯索的感觉,呈现的是一派劲节、温暖、和谐、蓬勃、宁静的意象。如他的《苇韵》,挺劲的芦苇在冰雪覆盖的水面上愈显劲节,根根芦苇构成了有节奏感的芦林,只只麻雀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栖在芦苇的枝干上,舒适又惬意。《湿地蒲情》中,长着根根蒲棒的菖蒲一丛丛的在静静的水面上恣意生长,野鸭子一家,父母率领着三只雏鸭在菖蒲丛中游来游去,菖蒲给野鸭子一家创造了一个温暖、宁静、安详的环境。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都是有感情的,景物与鸟类之间都相依相偎,和谐共生。以情写景诗意生,他把对家乡的挚爱深情都投入到笔下的自然景物中去,情感的投注与融入,使他的画成了有形的诗,诗意荡漾,充满魅力。
      画面的节奏、韵律,也是他的画充满诗意的基础。读他的画,感受到一种清晰的音乐节奏感,虚实有序,浓淡有秩,疏密相宜,气韵生动。整个画面辽阔而幽远,咫尺千里,而又主题突出。他在远近、疏密、实虚关系的处理上,十分精到。他说:“必须刻意求近,才能致远;必须强调疏,才能突出密;必须强调虚,才能突出实。”他的画作中,空白的运用堪称妙处,达到了无墨处皆成妙境的地步。比如《秋醉黄河口》中大片的空白延伸到画外,和主体物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空白处不仅是构成整体章法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最生动的一部分,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还使作品的有限空间得以无限扩展,画面呈现巨大的张力,让人回味无穷。他的画中大大小小、丰富多变的留白与繁密不等的主体物象形成丰富地穿插和对照,画面既主体突出又松活流畅。他的画注重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蕴虚,亦虚亦实,虚实相应。这其实是将画境引入诗境之中的便捷方法。他的画面的虚实、浓淡、远近构成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观全局,节奏韵律完全来自于自然天工,无一斧凿痕迹。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笔墨的流畅于简括,是他画诗意淋漓的又一要素。用心品读他的笔墨,他的笔势更有流动感,更接近于张彦远说的“连绵不断”的笔法。从他的画前后对照来看,笔势显然由细密、繁多转向松厚、丰润、老到。尤其是由先前的缜密写实转向现在的简括写意。这是他画作笔墨的一大转变。他说,能用一笔画出的不用两笔,用减法画画,不用加法画画。《湿地仙境》,芦苇的画法寥寥几笔,比之前的简洁概括的多,而精神内涵却更饱满了。《香梦》中的两只水鸟静卧在有线条组成的芦苇丛脚下,在甜甜地酣睡,如梦如幻的画面,把人引入一片静幽的所在,慢慢让人进入画作的主题之中,沉醉于此不能自拔。画中芦苇的画法只剩下朦胧的了了几笔,但画的主题更明确、更集中、更彰显。“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八大山人)简括的笔墨,以一当十,却更能削繁就减,传神达意。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水管里流淌的都是水,血管里流淌的都是血”,(吴冠中)艺术作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意,所有的技法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石建勋先生的黄河口湿地作品满溢着他对家乡黄河口的赤子之恋,诗意的笔墨很好地传达了他画作的主题,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深挚感情。真挚浓烈的情感有如神助,会把他逐步带入艺术的化境。我们拭目以待。

石建勋:中国黄河口湿地画派创始人
 
      作者:李榕桦(若水)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东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供稿:范耐闻)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