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袁守启
这次应杨宪金院长,也是我们山东老乡老朋友的邀请,这一次有幸再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泰山,来参加这样一个,杨院长亲自创立,亲自组织,亲自领导,最后形成中华胜迹胜迹文化行——泰山胜迹图,泰山胜迹诗联书法长卷,参加这样一个展览活动和研讨,是非常有意义,我也深受教育,深受启发。首先这一次我觉得这两个长卷,一个立体高远,它取的是胜迹而不是一般的山水风光,自然风光。这次的创作手段高明,简言之,把诗书画合并,三位一体的成功的展示了泰安的历史文化的美。所以说他和《清明上河图》媲美,我说胜似《清明上河图》。因为《清明上河图》画出来的,也有我们家聊城一段,大运河一段,这个我参与过一些,还有大运河一些文化,我们这个泰山胜迹图,泰山胜迹诗联书法长卷,集中展现比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立体感,他那个主要是描绘开封商业的繁华,以及有关动态的场面,但是我们泰山胜迹图远远高出了这个,他把诗词,诗联,而且把长卷的布局设计的比较好,这一点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杨院长做得这件事还是比较成功的。第三点他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他不仅对泰山文化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把泰山文化传播到了全国,能够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比如像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去交流,还有赵长青书记,我们想呢,是把书法也衍进去,海上丝绸之路,不但做贡献,杨院长抓这件事的贡绩,怎么说都不会过,看来虽然是一部长卷,我参与了中南海胜迹图的活动,对泰山胜迹图的表现,历史上叫书法名山,我也参与,作为书协理事,作为专家来参与,来州令为书法名山。从这一点来讲,就可以做为书法名山了,当然了他和我们的泰山无法比的,泰山我是50年前登过泰山的,大学毕业登过。泰山高不可攀,泰山有很多名人留下了墨宝,留下了遗产,,我们就提到这个,泰山的经石语,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下,用手工,用了多少笔,多少人工,多少时间刻完,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世界上都没有的,杨院长这一次把这个泰山胜迹图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久远的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功不可莫,也可以说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这也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泰山不仅是泰安的,也是中国的,是世界的,杨宪金同志做件事情,是非常英明,非常伟大,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原新华社中广联党委书记蒋有泉
把泰山作为国山,是没有假的,有泰山在,中华民族不倒,中华民族不昏。这个对泰山这么定位,我们这个胜迹图做了很好的评价,确实都不过分,我首先认为,作者们,包括杨院长本人,对我们中华民族有感情,对家乡泰安有感情,另外还很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立意高远,宏大,艺术地位如此的准确,他们是看懂了的泰山,读懂了泰山,想通了泰山,所以才画出这幅图,这幅图完全表现了泰山的精、气、神,也代表了反映出了这幅图是精品,袁部长说了,比《清明上河图》更好,但是这幅胜迹图,有隆重的文化,文化的底蕴,我认为,包括文化的因素,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强,所以这是一个珍品,将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各位,谢谢杨院长!(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