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骑》 吴作人 速写

《西郊公园早春》 颜文樑 纸板油画 27cm×43cm 1963年
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苏州美术馆馆藏中国20世纪早期留洋艺术家作品展”初看起来有些名不副实——偌大的题目之下,几乎只有苏州画家颜文樑(1893~1988)与吴作人(1908~1997)留学前后的代表画作为主。
从涉及画家的范围来说,当然是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展览标题的。对此,展方解释说,20世纪初,借助西学东渐的东风,留洋学习归来的学子不仅带回了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也为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力量,对传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继承、发扬与创新。颜文樑、吴作人正是这一浪潮中的杰出代表,展览旨在将这一时期的作品为窗口,向观众展现早期留洋归来的画家是如何将西方写实主义引入中国,进行“油画本土创作”实践,从而实现中西美术融合的过程。
深度背景
阐释:画家用平远开放的构图,优雅抒情的笔调描绘了西郊公园宁静的早春景色,画中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相融汇,和谐统一,体现了画家重视客观描绘的美学观点,作品色彩柔和微妙,内涵丰富,如实反映了地域以及时代特征。
这个展览为什么会来到广东
苏州美术馆方面的展览负责人介绍说,苏州美术馆在1927年由颜文樑创建, 素有“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馆”之称。作为国内馆藏颜文樑、吴作人两位先生作品较多的美术馆,该馆以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为课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去年,“沧浪之水—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展”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以那个展览为基础,今年,苏州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共同策划将20世纪早期中国留洋艺术家作为主题,主办以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吴作人两位先生为重点的作品展,重点对颜文樑以及苏州美专历史沿革做全方位展示,对颜文樑油画创作实践及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呈现和推广,同时彰显吴作人在油画、中国画以及美术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从学术上梳理20世纪早期特殊政治背景、特殊文化情景下产生的艺术现象,旨在传承、研究、弘扬前辈艺术家的探索和开创精神。
为什么这个展览会选择在广州进行呢?展览负责人何惠玲介绍说,此次展览与广东美术馆携手合作,看似偶然,实则意义非凡。其一,在各个时期,广东油画的艺术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其二,在对20世纪早期美术研究的课题上,苏州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可谓珠联璧合。广东美术馆在建立和完善“20世纪中国美术陈列”和“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积累中更是走在业内的前列。相信此次展览,必将是两地间美术、学术交流的重要一页。
20世纪初期的美术留学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
把这次展览放回到它的时代背景中去,或许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次展览。
在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20世纪初期的美术留学现象,在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大批留学生或是东渡日本,或是西行欧洲,间接或直接学习西方美术。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兴校办学、创刊办展,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种种原因,那批美术先驱们所学习的范围既有古典写实风格,也有印象派之后的各种现代派艺术,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理念。特别是写实派绘画和现代派绘画,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激烈的论争,以1929年“二徐之争”为集中体现,拉开了这两种不同审美形态的艺术论战。在这种争论的视野下,出现了不同美术思潮空前活跃、多元共生的现象。
综合起来看,在“写实主义”阵线中,以徐悲鸿为主的一批人主张把西方写实绘画引进国内,用“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广东人熟知的留洋学画第一人李铁夫、紧随其后的李超士、展览中所涉及的颜文樑等一批画家,大略属于这一群体;而在“现代主义”阵线中,以广东人林风眠为代表的“调和中西”论者,谋求在东西艺术之间找到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庞薰琹等人发起组织的“决澜社”等协会画社,引进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来表现时代精神,改造旧文化。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百年,然而从当代的美术教育、美术格局以及美术现象来看,人们有理由相信,20世纪初期的主要美术留学生们的艺术精神、艺术思想与探索仍对当代美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留学归国的美术大家
带回的艺术精神
至今仍深刻影响当代美术
先说说写实主义。留学法国的徐悲鸿归国之后,主持中央大学艺术系,组建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并任主席,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坛领袖。今天我们所说的“徐蒋体系”,就是指徐悲鸿与蒋兆和所建立的注重素描基础训练、注重轮廓精准、追求体积感、光感、重量感,注重解剖、结构等要素的写实主义美术教学体系。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下,救亡是全国唯一的主题,而宣传革命,写实主义的美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实主义与从前苏联引进的“现实主义”相结合,在特殊历史时期又一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后来的提倡现代主义的“85新潮”那段时间里,以“写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艺术创作也仍然占据着美术界的主流。数一数这段时间以来的代表画家,国画有蒋兆和、周思聪、叶浅予、方增先、刘文西、黄胄、杨之光等人;油画界有冯法祀、靳尚谊、陈丹青、杨飞云、王沂东等;雕塑界有钱绍武、刘开渠等,他们的作品都透露着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
在美术教育方面,从招生要求到教学倾向,也都浸透着写实主义精神的深刻影响,如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对写实主义精神的传承,或者四川美院油画群体秉承的新写实主义传统等。由此可见,写实主义的艺术精神,不但至今仍为美术界广为传承,更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美术的格局。
留学法国的林风眠秉持的则是另一条道路。他归国之后提出许多有影响的艺术主张,25岁就任杭州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与其他先驱一起结成“新艺术教育”群体,提出“调和中西”、“创造时代艺术”,今天的评论家们认为,他“实际上开创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多元理解……到八十年代其影响就显现出来,到世纪之交的今天更加引人瞩目。”后来,国美一直注重与西方进行美术交流,聘请外籍教授,与西方的现当代艺术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美术。(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