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忠水墨谷音系列
春暖花开的三月,有幸给郑忠老师做了一个采访。
说来也巧,在去郑老师画室的路上,正好与跑步晨练的郑老师不期而遇。
关于郑忠的跑步
郑忠说:“每天早上、晚上我都会跑步几公里,然后画画,吃早饭。跑步,不仅能让我保持一个好的身体,最关键的是,我可以在跑步中去思考、去感受。感受自己的内心,感受那种身、心、脚合一的那种享受。很多人把跑步当成一种锻炼,一种任务和负担,需要去坚持,但是我把它当成一种享受和习惯。这和绘画创作是一样的。”
郑忠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作家村上春树,村上春树也是每天坚持跑步,在跑步中去思考。
我想,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不断地在一片宁静之中去倾听自己的内心。跑步,对于郑忠而言,无需坚持,因为已是习惯。跑步,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强身健体,而如艺术创作,在运动中找寻宁静,在宁静中思考,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很多学画者,把画画当成了一种学习,把练画当成了一种作业和任务,其实错了。画画是一种享受,它不需要你故意去刻苦。它需要你去真正地去享受它。
郑忠便是如此。
在与郑忠步行回画室的路上,我们走的是小路,郑忠说,他喜欢走小路,小路有着大路没有的宁静与风景。 我留心观察了一下,沿路有桥,有树,有古房子,有一片宁静以及宁静中的鸟叫声。郑忠善于发现身边生活中的美,是一位懂生活的人。

郑忠水墨谷音系列
关于郑忠绘画的完美精神
来到郑忠的画室,我被墙上的一幅幅作品所吸引。
郑忠给我泡茶,然后蹲在自己的画前面,认真的去看自己的每一幅作品。
“这张,今天早上画的,还需要再加一些白。”郑忠说道,然后继续仔细的观察。
从郑忠的这些细小的举动里,我感受出了他专注认真的绘画态度。
我抱着好奇的心理,问道“看您如此专注细致,那您画一幅画需要多久的时间呢?”
郑忠笑了笑,随后停顿了一下,和我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你,因为我画画没有给自己规定时间要几天内,或者多少个小时内就把作品给完成,我从不给自己这样的规定。我画画很随心,一幅画,今天画完,我放在那里,明天我有了新的感悟,可能又会在那幅画上加上几笔,就拿墙上那幅画来说,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它。”
他的回答让我很震惊。
我在想,在这个快餐时代以及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个人用几年的时间去不急不躁地完成一幅作品,这样的人,内心究竟有拥有着怎样的力量。
郑忠说“在这样的时代里,有很多信息是打扰你,干扰你的。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喝一杯茶,画一幅画,抛开那些外界干扰你的东西,去认真地慢慢地探索与自己内心真正相呼应的东西,这需要用心,也不是急速能完成的。我是一位画者,所以我想,如果我的画被欣赏我的人所购买收藏,那么我的作品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更要对得起欣赏我、收藏我画的人,所以,我力求每幅作品的完美。”
这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我想也正是因为郑忠如此认真的态度,才会让他的艺术一直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郑忠山居图系列
关于传统、学院与创新
我问郑忠:“您的作品是属于泼墨技法吗?”
郑忠说:“我的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泼墨,其实我并没有按照什么样的传统定义去创作,在技法上我也不会过多的去束缚自己。我的作品里,结合的有中国画技法也有一些西画的,甚至有的一些技法我也不知道名字,是我自创的。我看重的,是作品最终的呈现,而并不是要遵循什么样的技法和规则。”
尊重传统,但敢于走出传统的框架,突破传统去创新。这是我特别欣赏郑老师的一个地方。
说到“传统”,我很感兴趣。因为水墨、中国画,给人一种古老的中国风气质。
但是郑老师的水墨,却让人眼前一亮,很明显的能让人区别传统水墨作品。
郑老师说:“我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我有学院派的熏陶,但是在学院的基础上,我不断的在探索和创新。我在学古人的东西,但是我并不全拘泥于古人。我是学院出身,但我也不拘泥于学院的画法,我总是在往前走。学院派教给我严谨和一些理性上的东西,但这些很多在创造力的方面,会让人缚手缚脚。那么把学院里面学到的知识作为铺垫,在这之上去升华,是我去做的。”

郑忠水墨作品
郑忠说的没错。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
单从绘画上来说,很多学院的学者,从临摹开始,遵循着“像”的原则,缺少了一些自己脑子里和内心的东西。
不单单从绘画,从其它领域,创新,开创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也是目前社会所欠缺。
一个人,只有真正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让人,在茫茫人海之中能一眼认出,这就是你,不是别人。品郑老师的作品,就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京华美术馆馆长刘振虎先生对郑忠的评价
采访那天,恰逢《艺术新视野》总编、京华美术馆馆长刘振虎先生来郑忠的画室取画。
早在2012年,郑忠被刘总的机构《艺术视野》评为当代最具潜力的艺术家。
相识合作多年,刘总对郑忠是有话要说的。
为什么会在2012年给予郑老师“最具潜力艺术家”称号呢?
刘总说:“给予郑老师这个‘最具潜力艺术家’称号,我们是从多方面来考虑的。郑老师是部队出身,有着很好的人品和性格。在绘画上,郑老师早年学过版画,学过油画,到后来的国画,以及到现在的当代水墨。郑老师很全才,很有灵性,并且给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郑老师的当代水墨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好评,加上郑老师一直不断的去探索和研究,不断的突破自己。 综合来看,郑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画家,也非常配的上这个称呼。”

左一:京华美术馆馆长刘振虎先生,左二:画家郑忠,左三:《艺术视野》记者
郑忠的当代水墨,在画法上中西结合,也有自己自创的一面。对于郑忠来说,对自己的定位明确且准确。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很不容易,郑忠很幸运,他找到了。
让我想到了大师吴冠中、赵无极。他们的作品能让人在众多作品中一眼识别,给人一种独特的定位。
郑忠除了画画,也一直在不断的读书、习书法。作为一名艺术家,需要方方面面修炼,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郑忠说:“在人的生命里,能遇到一位良师益友,是很难能可贵的。自己很幸运,在自己的艺术旅程之中,能一直有良师益友指引着自己。刘总便是这良师益友中的一位。”
这次,刘总来郑忠画室,选取了郑忠现代水墨作品《山居图系列》里的十幅作品,参加将在京华美术馆举行的《薪火相传——艺术高研班导师观摩展暨京华大讲堂邀请展》。

郑忠与京华美术馆签授权书
在与郑老师相处的这短暂的采访过程中,他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都说人在无形中是带有气场的。
郑忠虽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但却不高傲。对人非常的随和、真诚且健谈。
对我来说,这次采访不是工作,而是一种视觉、思想以及心灵的享受。
能有幸结识郑忠老师,非常的荣幸和开心。我想,郑忠无论从为人、还是艺术作品,都是让人无可挑剔的。相信郑忠的艺术之路,未来还会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合影
( 作者:高侨忆)
郑忠
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
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
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任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入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及中国美协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美术报》艺术节2012<中国水墨现场大展>《美术报》艺术节2013《中国抽象绘画大展》2014《"大象无形"当代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2015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品交易展。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