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月间,无意中发现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王世尧先生在转发中徳艺术品销售平台的帖子《让中国水墨走向现代~画家郑忠带你领略抽象水墨的风彩》后写道:
“郑忠,多年好友。有独特的色彩与造型天赋,他的新派版画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他还擅长书法、写作、油画、水墨等多种艺术形式,详见此链接和百度等国内外媒体。也就是他,平均每天健走近3万步,让我于微信运动中占领封面的梦想屡遭破灭。”
让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1999年王兄在北京希尔顿酒店参观“摇曳的长青藤~三人版画展”与我作过一次深谈还收藏了我的一幅版画《惊蛰系列》,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惊诧而终身难忘的话:“那两个人的画到老会是什么样子,我都能看的见,惟独你郑忠兄弟的画将来要变成什么样子,不可预测……”
人生就象坐火车长途旅行,走着走着谁就不见了,其中一位仙逝、一位失联,艺途中只剩下游子我一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踽踽独行,十七年后再来品味这句话,真感到作为作家的王兄眼光之犀利!
有思想有学问的人真是厉害!
王兄在帖子后还回道:
“你是真正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艺术家,你有高视野的哲学支撑。于是,平庸与否,自有分野。我的预见对谁均无落差,那两人根本和你不是一个级别。你误在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时代。纯粹拼艺术,同业中和你比肩者不会太多。”
平身一次邂逅,王兄有如此的见解,令我汗颜的同时又感到欣慰。
没有谁教过我的创作,在长江之滨青墩小镇、经过南海风云洗礼的艺术少年在经历了兵、学、工、商、艺生活形态的自然转化后,在动与静,孤与群、读书与写作、书法日课与创作互动诸因素中己经摸索出属于这个民族、世界、时代的自己的绘画语言!
正如一夜过来天穹的夜气凝练在叶脉上的露珠在晨曦中闪烁出晶莹的光。
感谢此生与王兄有过一面之缘,而十七年来网上相望、不离不弃。
感恩微信时代!
当早晨六点一醒来看到王兄发的帖子及卷首语,令我感动!阿弥陀佛!
有人关注是多么的幸福啊!
《中国财经报》发布时间:2016-07-08
生命极地与灵魂原色
郑忠水墨作品浅释
王世尧
三个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二十年前,共同支撑起一次醒目的画展,在风云际会的中国画坛,在名宿如云的北京,一切需要勇气和才华。二十年后,他们各自的艺术生涯,以至生命归宿,都有了不同分野。艺术永远属于最具个性的异度空间,永远可以让剑走偏锋的想象力任由驰骋,永远可以成就天才,也可以演变无法摆脱的精神困境。他们中有一人妥协在人欲横流的现实人生,为自己的忧郁献身,闯入近似无限美好的天国之门。另一人如同我的预判,带着灵性与平庸复合的瞬间光芒,让梦想最后的耀眼余晖,消失在浩瀚星空,消失在欲望都市的茫茫人海。最终,还有一人勇敢站立而前行,也如同我当年的预判。硕果仅存的他坚守在心灵之域的一方净土,沉醉迷离奇幻的水墨色彩,他用不可思议的线条,穿越构想生命哲学的抽象思考,他让灵魂的热度温暖出思想活色,让斑斓陆离的造型进行视觉传达。他叫郑忠,一个特立独行的抽象唯美画家,一个善于沉默,一个勤于探索,一个偏执的艺术苦行者。
早些年的郑忠在中国美术界应属新锐,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与众不同的逆向思考。面对渐渐时尚奢靡的艺术市场,他把调色板和画笔放逐在生命哲学的广袤平面,在许多附庸风雅或急功近利的艺术作品面前,他用丝网版画让自己的《极地》系列大放异彩,无论原色造型还是色彩表达,都显别具一格。他通过细腻复杂的线条,试图构筑生动的视觉实效,传递气象万千的内心憧憬,用色彩异化出一种视觉符号,直抒无缰之域的神秘之诗,他的创作赢得回报,就自我追求的艺术本质而言,他至少成为了精神富有的收获者。
西方美学思想与艺术不无颠覆性后果,让中国的很多画家羁绊于行为艺术的自性,郑忠没有盲从。他从不停止艰辛探索,比如古典的达芬奇与现代的蒙克,比如贫穷的梵高与富有的毕加索,比如魔幻的达利与梦幻的夏加尔,如此无法列举的艺术巨匠,却在郑忠的审美体系中产生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精神原动,这让他另辟蹊径的建树独立精神,构筑有别于他人的审美体系,近年,他创作了《谷音系列》《碣石篇》《极地系列》《异境系列》等作品,别开生面的运用娴熟的拓印技法,把百感交集现实人生,在静谧传神的思考中,用奇颖的色彩分割,让生动线条的构设,营造出充满生命质感的画面。

郑忠 《山居图》 尺寸:78x48cm 2015
《谷音系列》是郑忠带有绝尘韵致的精神示范,抽象的概念并非源于西方美学定义,国粹文化的渊源气脉,让他在人与自然的奇妙和谐中,悟求出音乐的美感与律动节奏。于是,他看的清山谷的云起雾升,他听的见种子的破土生长。那蜿蜒小溪的潺潺琴音,那丛林宿鸟夜夜啼归的悲婉,那绛紫云朵在黄昏峰顶盘旋的喘息,那流星在明月背后毅然划过的清幽尾音,一同跃然于郑忠高度象征性的画面。如果《谷音系列》是用色彩构筑听觉的美感特质,那么《碣石篇》则是意志与信仰最生动的象征实验。人类在永恒的天体下,被时光风化的是自然中坚不可摧的石性物质,拒绝剥蚀的是被艺术升华提纯的精神高度和内在含义。这如同人历经岁月风雨磨砺,永不妥协的人格象征。在《极地系列》《异境系列》中,作者则以灵魂之色,为生命极地的遐想,用点线分割出欲望之美的符号,色彩在造境迷离的构想中尤为醒目。色彩是视觉语言的独白,在温暖与冷峻之间,在爱恋与悲情之时,在顾盼与缠绵之境,在欲望与畅想之巅。如同视觉艺术最美的镜语特征,一种震撼流动,一种活色生香。
远于西方抽象概念之前的中国文字史上,意象、超象、大象无形、两仪生四象的语义接近了抽象概念。近百年,进入中国文化语系“抽象”一词的概念早已确立。中国抽象艺术无疑产生于更久远的历史,大规模的抽象符号、抽象图案、抽象标志兴于彩陶时代。毕加索不认同抽象艺术的存在,他定义这是画家强化风格的体现。而事实是野兽派和立体派,激化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康定斯基悟出抽象艺术的真谛,他在1910年创作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那是一幅无具象主题,充满生命张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拓荒性的创造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继而捷克画家库普卡直面音乐汲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他既是音乐主义鼻祖,也和前者共同创立抽象派。

作品名称《碣石系列之一》
作者:郑忠
尺寸:200x200cm
创作年代:2013
郑忠抽象水墨艺术,有着久远文化渊源,有着深刻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从丝网版画艺术到今日水墨抽象艺术的变革,面对巨大风险的艺术市场,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具备碣石一样的坚韧性格甘于寂寞。中国艺术家在当代面对两大不可规避而又相互对立的标准,既市场商业化标准和独立创作精神的标准,这两种标准可以相契相合,同时更易尖锐对立,就普遍意义而言,市场青睐大众审美取向,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郑忠的抽象水墨,无意在挑战市场也在挑战自我艺术良知的坚守。他是有虔诚佛教信仰的画家,他在现有的成就前,更需要超越自我获取更高境界,佛教蕴含的哲学意味着更博大宏远的胸怀,真正杰出的艺术家必然具备兼容并蓄,吞吐潮汐的器局,以最终熔铸人格与艺格的完美统一,真正抵达禅学极地之美的绝尘高境,正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作品名称《极地系列》
作者:郑忠
尺寸:245x125cm
创作年代:2016
文章作者简介:王世尧,当代作家。原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人,1986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和新韵古诗词近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情人的阳光》《斗蟋人》诗集《故园》诗人评传《大地块垒铸诗魂》编著《先哲观人》,另有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多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