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
艺术教育不能缺失
先锋性和探索性
访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
■本报记者 夏超 骆阳
记者手记:
6月26-28日,第10届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的大型装置作品《诺亚花园》受邀在论坛主会场展出。作为10年来唯一走进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的中国艺术家作品,《诺亚花园》以全新语境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普世命题,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当代”的观念表达。论坛期间,邓国源作了题为《转型时刻艺术何为》的精彩演讲。
近日,记者专程前往天津美院,采访这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院长,探寻他在不断追求艺术创作的同时,给天津美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采访地点在邓国源位于天津美院的工作室,他说自己平时喜欢待在工作室,而不是办公室,作为一个美院的院长,他更喜欢工作室的氛围和环境。走入邓国源的工作室,乍看之下显得有些杂乱,堆满了还未完成的作品、纸本、油彩,还有拆散的装置零件和零食,以及几辆自行车,但是邓国源却能熟悉地找到各种东西所摆放的位置。骑自行车是邓国源的爱好和放松方式。工作室内有一张大长桌,桌上放着一套茶具还有电脑。邓国源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还会用电脑播放着自己所说的作品,让记者对他的艺术作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感受。虽然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打入,但邓国源的思路却未被打断。
艺术创作是一场自我挑战的实验,而对美术教育与学院管理的深入研究是一种必须面对的责任。从天津美院现代艺术学院院长到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开始了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整体思考。(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