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山水画的发展是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自夏商周到隋朝的一千多年中,由于文化和工具的限制,绘画艺术发展的较为缓慢。纸张在古代也是十分昂贵的奢侈品,一般的家庭无法获得能用于绘画的材料,只有贵族和当权者才有使用和支配这些物资的权利和能力。所以那个时候普通民众只有用最简单的工具,在石头上或墙壁上镌刻一些简单的图案,也基本上都是用来记录祭祀、占卜和一些简单的宗教仪式活动。

图1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
目前较为被史学界认同的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绘画作品,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或称为: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是我国绘画领域,迄今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现藏于湖南省文物管理处,于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它是一幅用线描设色方法绘制的含义特殊、构图美妙的绘画作品。”
再后来,一直到隋代之前,绘画题材基本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要描绘对象。基本也都是记录一些神话故事,也有一部分是用于作者抒发情怀的作品。所以在画种上基本都是以人物画以及动物图腾类绘画为主。

图2:隋朝画家展子虔所创作的《游春图》
只到隋朝画家展子虔所创作的《游春图》的出现,中国山水画才从主流绘画题材中单独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种类,自此以后,大大激发了后世画家对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的主题描绘,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纪元。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中,早先对画种的界定很长一段时间是模糊状态,没有详细的分类。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这条艺术发展的长河慢慢分离出许多支流,虽说这些“支流”都被统称为中国画,但描摹对象和所要展现的风格意境,已经能够有较为清晰的界线。
绘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划分的很细致。首先按照材料使用的不同,被划分为西画和中国画两大类。咱们先放下西画不谈,单就中国画这个类别进行一些较为细致的解读。
中国画先被划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项,写意画又被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两种。小写意是介于工笔和大写意之间的一种绘画风格,比起工笔画,更有利于画家对描摹对象的延展和抒情,赋予了作品一些画家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但基本还都是忠于描摹对象的形体结构。

图3:南宋 梁楷 《泼墨仙人图》
大写意,顾名思义,就是给人感觉画面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画家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对描摹对象的具象特征已经“刻骨铭心”,所以在大写意画的创作中,画家本身已经不太注重表现对象的形体,而是注重神韵。用强烈的笔触和较为夸张的笔法,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物象之外的崭新境界。这种境界是画家本人内心世界的感悟通过画面展现出来,其实更多的是画家赋予作品本身诸多画外的情感,十分抒情。
无论是工笔画或者写意画,按主要描绘对象的不同,后来又被细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翎毛、动物兽类、界画等若干小类。单就中国山水画这一个画种里,还根据所用材料和绘画技法的不同,被细分成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工笔山水、金碧山水、泼墨、泼彩山水画等六大类。

图4:宋代界画中的建筑 《闸口盘车图》卷 宋代的官营水磨坊
其中界画这个种类,一般是指借用尺子等外在工具,辅助绘画的一种形式。大都用于描绘在山水画构图中出现对结构、比例、透视关系有严格要求的亭台楼阁、房舍等建筑物。用尺子等工具来弥补毛笔划线条所带来易于走形的不足。使整个画面稳重、庄严,结构严谨,大大增强了画面构图的美感和空间感。
中国山水画后来的发展,从一个独立的画种,因为社会和市场的高度认可,逐渐演变成主流画种。一般被统称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之一。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所描绘内容的“包罗万象”,也促使山水画家必须在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去刻意地接触和获取更多的元素和信息,不像人物和花鸟画那样的描绘对象较为单一。也可以说,山水画是“致广大”,人物和花鸟是“尽精微”。
下面咱们在将山水画的几个分类进行一些简单的概述:

图5、倪瓒水墨山水作品
1、水墨山水画
顾名思义,水墨山水画就是以水墨为主,一般不会进行敷色,只保留水墨效果,用墨色的干湿、浓淡、渲染等方式,营造出画面效果和空间感。此类作品是沿承了古代文人画的表现风格,画面素雅,意境幽远,氤氲酣畅,非黑即白。

图6:宋文治山水作品
2、浅绛山水
浅绛山水画也是目前许多山水画家还在延用的表现风格。一般是在水墨效果较为丰润的前提下,敷以淡色,借以烘托水墨表现的不足部分和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用色以赭石、花青色为主,辅以藤黄。在这里的色彩是为了填补水墨难以表达的意境和效果,用色一般都很淡。好的浅绛山水画作品应该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相辅相成,珠联璧合。

图7谢稚柳青绿山水画作品
3、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画,也就是业内常说的重彩山水画。一般画面色彩丰富、厚重,有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类作品一般会悬挂于空间较为宽阔的公共区域。如大会议厅、车站、机场等场合。画面整体色调以青绿为主,一般是石青、石绿色系,早先基本使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色彩明艳,视觉震撼,装饰效果极强。

图8、祁恩进工笔山水画作品
4、工笔山水
工笔山水画,顾名思义,就是用十分细腻和具象的笔触,描绘自然界中的自然风光,一般创作过程用时较长。用刻画入微的细节,将每一个画面的局部描绘的都很精细,一丝不苟。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是绚丽多彩,交代的也很明白。画面中所涉及的各种元素,如人物、楼宇、亭台、溪流、舟船等,也都会交代的十分清晰可辨。
一幅工笔山水画作品的优劣,到后来就会体现在画家本人对所描绘对象的不同感悟和理解。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表现技法,让观众感觉到不一样的艺术语言和视觉感染力。由于画面刻画细致,画面在构图上的疏密、远近、浓淡、透视关系等方面,十分考验画家本人的艺术素养,稍不经意,就会出现匠气十足的结果,使整个画面俗不可耐。

图9:何海霞彩墨金碧山水画
5、金碧山水
金碧山水画前期步骤和流程和青绿山水画基本相同,都是用石青、石绿作为主要用色,只是新增了一个用泥金勾勒山石、树木轮廓,使整个画面清新靓丽、金碧辉煌,有着一种特殊的“贵气”。早在初唐时期就开始有此画法,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应该说金碧山水画的开创者之一。由于使用的泥金,耗费成本较高,一般此类作品多为皇家、贵族御用,平常人家很难有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近代的著名山水画大家张大千和何海霞都是金碧山水画的行家里手。

图10:张大千泼彩山水画作品
6、泼墨、泼彩山水画
此种画法是在大写意山水画的基础上的一种升华。要想熟练运用此种表现技法,作者必须要精通山水画传统的各种技法,必须要有深厚的底蕴积累和对描绘物象的深度了解,才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和效果。近代能熟练运用此种技法的大家,非张大千莫属。
(本文作者:刘东方,山水画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中国冰雪画派网总编辑,中国冰雪画派美术馆馆长,黄山东方书画院院长)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