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陈迎平·关于书法绘画性的探讨
陈迎平·关于书法绘画性的探讨
作者:供稿:一碟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加入时间2025-8-21 21:04:49

   

    编者按语  张巧慧的“论陈迎平书法”一文,让我看到了一个书家,在熟稔帖学精华之后,对师承与思变进行着新探索而呈现出的学术新貌。文章就“斯人斯文”等方面作出了入情入理的论述,凸显书髓真谛,现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  陈迎平是当代中国画坛上书画同修的艺术实践者,他在山水画领域开创新风,就是以书入画范例。以书入画除了运用在主题性的山水画创作外,重要的是他将绘画的书写性融入到天南地北的对景写生中,一幅幅写生山水画作品,成为书与画推挽前行的艺术成果,标识着作者鲜明的艺术个性。 探索是无止境的

张巧慧的“论陈迎平书法”一文,让我看到了一个书家,在熟稔帖学精华之后,对师承与思变进行着新探索而呈现出的学术新貌。文章就“斯人斯文”等方面作出了入情入理的论述,凸显书髓真谛,现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

陈迎平是当代中国画坛上书画同修的艺术实践者,他在山水画领域开创新风,就是以书入画范例。以书入画除了运用在主题性的山水画创作外,重要的是他将绘画的书写性融入到天南地北的对景写生中,一幅幅写生山水画作品,成为书与画推挽前行的艺术成果,标识着作者鲜明的艺术个性。

探索是无止境的,更可贵的是他将绘画的成果又作用在书法的创作上,开始了对“书法艺术的绘画性”这一课题进行了研修,使得他的书法作品的精神品格得到了学术上的提升。

探索之路就是求新之路。

十里青山,四字节奏感生动,形成上轻下重,虚实相间的构图剪影美

山居二字形成左实右虚之势,山字走向右延,凸显了画面的布白

看字在书写上突出了斜线贯穿的力度,与横的辅助斜线相照应,画面的左上右下的点与面的对比

在他看来,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继而析之,每个字的起承转合就如一幅画的构图,横撇竖捺就是构成一幅画图的基本元素。他把写好每个字都当做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来营造,积累着、生发着,展示出书法的形式美感和样貌的新颖。如《十里青山》《山居》在虚实对比中,匠心营造着画面的美感。

艺术实践,需要的是理论指导。陈迎平对书法的绘画性的认知,是从源头开始探究的。

人类创造文字与绘画的起源是同步而行的,中国象形文字与图式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而甲骨文就是一种绘画形式。后来书与画独立分科,各自发展又互为影响,唐代张彦远提出了“书画同体”论,到了清代金石入画,强调的是“画法如书法”,书法与绘画彰显出同源共生的特质。

上重下轻式,与落款形成剪影的生动空白

边风二字形成上轻下重式突出了剪影美

草长莺飞四字节奏鲜明,凸显字与字之间的变化

陈迎平还认为,书法要有绘画性,在于每个字都要表现出剪影美来,字与字的笔划多少不同,结构样式也有异,这就为个体的剪影效果创造了先决条件。而营造剪影美的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方法,是要讲究字幅的空白,通过主观经营,形成自我对比中的虚实关系。《摩天》《边风》就是这样的范例。

所谓绘画性,就是要把每个字在虚实对比中写出“画法”来。既有左实右虚、上虚下实,也有左轻右重、上轻下重的节奏感。从一个字的构图,二、三个字的组合,到整幅书法的构图,都要从宾主、疏密、轻重、大小、纵横、开合等法则出发,进行独立的构思和表现。

《白云飞泉》这是一幅凸显书法绘画性的代表作品,上款竖写于右,下款横写于左上,留下大量空白,就如一幅山水画的构图

尤其是在《白云飞瀑》一画中,将书法的绘画性得以充分的彰显。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使得字体在剪影的千变万化中,形成了不可重复的鲜活的新的样式,彰显书法绘画性的艺术魅力。

耕锄二字对比形成上密下疏的动势感

机声二字以拟人手法入书成画,声字的下划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满远二字落叶形成黑白的对比

一幅书法作品要讲究构图,同样一个字,或一组字的形态,也要讲究构图。除了字体的虚实关係外,还要营造好黑白灰的层次关系,通过黑白对比,来凸显字形的节奏感。或以白显黑、以黑衬白,或以灰衬黑、以灰衬白,字面深沉而灵动。加之以墨分五色的表现中,浓淡干湿焦墨比重多少的量化,对画面的层次的展示、气韵的凸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耕锄》《机声》《图画》等。

在焦墨飞白中营造好黑白灰的层次关系

青春二字如两个人物形象上下呼应,形成生动的艺术氛围

亭子二字,则营造了上实下虚上浓下淡的黑白对比效果效果

在主观经营下,使得笔墨在繁简虚实的对比中,起到相映生辉的作用,整体样式空灵、简括、大气而唯美。《亭子》二字,则营造了上实下虚上浓下淡的黑白对比效果。整幅构图犹如一个人站在亭子之下的画面感。

婆娑两个字,采用平面构成法构图,却在左上留出空白呈现实中透虚状态

往事如梭四字在起承转合中形成了画面的节奏感

云鹏二字的云字向右倾斜,鹏字则向左倾斜,构成动势上的逆向对比

昔年乡里事,五字组合,从纵横开合等法则出发,进行独立的构思和表现

从艺术形式美感来说,画面布白更要以平面构成法来取势,使空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达到“剪影通透空灵,虚空见充实,意到笔不到,画外有画,弦外有音”的艺术效果。 就这样,观一字如赏一幅画,赏一画如读一篇美文,字字朱矶,幅幅多姿多彩,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字的观赏效果和文化内涵。如图所示,就不赘述了。

书法的绘画性这一课题,实质上是文字象形路上的溯源与回归,却一直没有从学术上得到重视,陈迎平的探究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陈迎平书法创作以行草为主,兼之篆隶。他只所以走向以行草为主的创作,是因为他觉得行草书如国画中的大写意,更适合他的个性发挥。他的书法不但笔力劲健,而且苍劲丰润,圆浑厚重,提按顿挫有轻重缓急,力透纸背之感,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一种内在美的陶治,为他的不断进行学术上探索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信我们对这位正值壮年期的书法家的成果研究,不断会有新的发现。

李人毅

2025年夏日于北京

朱德诗局部中黑白灰的处理中的层次感

三字组合的节奏感

斯人斯文——论陈迎平书法

文/张巧慧

对于书学的最高修养,白蕉在《书法十讲》中提出过观点,大意是说书法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必须具备心境、性情、神韵、气味四项条件,四者之外,又总归于学识。若以此标准来论陈兄迎平的书法,心境之闲静,性情之和顺,神韵之恬淡,气味之端正,迎平兄是已得书髓之人了。

倘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陈迎平,便是“斯文”。每次见他,都是温和的笑容,说话有条不紊,温文儒雅的气质。戴一副眼镜,满满的书生气,一看就是埋在书堆里的人。他是孤独的,但不孤傲;他是清高的,但不愤世。更多的时候,他静守着一张书桌,习字、画画,与古人作静默而热烈的交流。其人斯文,一看人,便知其书是萧散飘逸类的典型的江南才子。

陈迎平书法宗二王,临《书谱》,师王铎崇山谷,以行草书见长,兼写篆隶。作品看得出深入帖学的痕迹。从他结集的书法小辑探寻他的创作路径,看到一个成熟的书家,在熟稔帖学精华之后,有了新的尝试。作品基本为近作。收录有行草与简书。对于行草书的把握,有着多年功底的陈迎平已游刃有余。

陈迎平作品·元 黄公望 题画诗二首

陈迎平作品·宋 王十朋 《题湖边庄》

比如开篇两幅,“陈迎平作品1·元 黄公望题画诗二首”“陈迎平作品2·清高鼎《春居》”取法二王,用墨浓淡相间,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圆润含蓄,有时锋芒毕露。而“宋 王十朋《题湖边庄》”主要取法黄山谷、孙过庭,用笔提按自如,线条苍劲凝练,忽如浮云,忽如坠石,有意外之美 。

有时他是融合各家所长,难分究竟。“陈迎平作品4·朱德《太行春感》”虽然是典山谷的用笔,但构图颇有王铎之风,起笔粗浓,以过量墨与涨渖造成了线与黑块的对比,焦、润、枯、湿诸般墨色技巧,产生强烈的节奏感。类似此作还有不少,皆能看出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文化素养。用笔有出处,用墨有讲究,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形断意连,虽是现代流行书风,不失为上乘之作。

在陈迎平的行草作品中,我最喜欢“清人《白湖竹枝图》二首》”,大气势,行云流水般。当然这与我喜欢这首诗本身也有一定关系。书法作品,应该是形神俱备文质兼美,不仅在字,亦在文。《兰亭序》流芳百世,除了王羲之的一手好字之外,与此序文辞优美意气风发不无关系。当下很多书家更重视技法,而忽略书写的内容。当然取前人美文入书画,是一条捷径,但如何在书写过程中做到文与字相融相成如同己出,还是需要深厚的功底的。欣赏陈迎平作品6唐李白《江夏送倩谷归汉东序》,颇有不隔之感。用笔干净、洒脱,风神俱备,仿佛这首诗烂熟于心,这首诗的诗境亦从笔端流泻而出。可以说,这幅字写得相当放松,自在,清爽,字字映带而生,随手所出,势如破竹,左扫右涮,摧枯拉朽,荡气于胸,酣畅淋漓,阅之心胸神通。

陈迎平作品·清 高鼎《春居》

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帖学的传承之上,这本册子恐怕还引不起我的好奇。让我惊喜的是作品7“唐 李白《关山月》”这幅作品,对颜体及隶、篆的研究给他的书风带来的新的气象。他善于师古而不泥古,古意用笔与现代建构结合起来,开创他自身的风格。师承与思变是当代书法界最难以平衡的问题,陈迎平的书法作品显露了他对创作的深层思考。

比如扇面《黄宾虹题山水册二首》、胡杰人《定水寺》两幅作品,他能把书意的用笔与现代书写结构结合起来,颇有新意。比如《慈溪诗》书扎,扑面就有云梦睡虎地米顾之风。字形方中带扁,欹侧有致,起笔重顿,收笔略扬。但又不完全照搬,陈迎平在书写时作了技法的处理,简省了提按,使行笔更为流畅。

我是极喜欢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作为秦篆与汉隶的过渡形态,它的书写方式带有觉醒和变革的意味,更富有急就章的率性之美,仿佛就是一个在荒凉的大风中策马归去的人,一个饮酒看落日慷慨而舞剑的人。

陈迎平此作刻意收敛了锋芒,使书作平添了几分现代感,更具有现代审美品质。值得一提的是作品8的《潘天寿论画对联》,倒不是说这幅作品最为完美,也许恰恰是因为这幅作品有自身的冲突和不平衡,反给人以意外惊喜的视觉效果。行笔一改以往谦谦君子的书风,掺入魏碑的架构与笔法,见拙,见性情,方笔较多,在行云流水的笔势间故作停顿,收笔有力,似有欲语而止万言难辨之状。或可视为陈迎平对书风转型的一次思考与尝试,化流动为生拙,破柔媚而立坚劲,别有古趣。

浓淡干湿中蕴含作者的审美情趣

尘埃两个字,采用平面构成法构图,呈上紧下松状态

在这背后,看深一些,还有一个文化互补的问题。江南水乡自有对万物的消解能力,迎平兄生于斯长于斯,深受江南文化的浸淫,学的又是二王一路,其人其书皆是斯文的。而秦简汉简和魏晋残纸、魏碑带来的中原文化和西部北部的苍凉雄浑之感,能与江南文化构成互补,使书法创作打开新的格局。若能兼得帖学之飘逸与碑学之厚重,解决中国书法因地域而产生的不同流派之间的平衡,一个书家的文化格局就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完整。

应该说,对于书写技法、布局、节奏等基本的书法问题,陈迎平已完成了思考,对行草书的掌控能力也是炉火纯青,必有新的成就在前行中展现。

东汉蔡邕《笔论》在阐述书法创作心态时提到“欲书先散怀抱”,迎平兄为人谦和,素来低调收敛,他的书法作品也多以线持含蓄丰富为美,舒展畅酣为势。

更重要的是,他对书法的绘画性上的探讨和研修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将有美术理论家进行学术上的人文关照。

(此文作者张巧慧为慈溪市文联主席)

艺术家简介:

陈迎平,浙江慈溪人,1961年8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陆维钊研究委员会委员,浙江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宁波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慈溪市书法家协会第六、七、八届主席、慈溪画院副院长。

作品入展第五届全国书坛新人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首届全国书法小品展,中国敦煌书法艺术节。入展浙江省第二、三、六届中青展,第二、四、七、十届全浙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展,首届扇面展,首届楹联展,“走进西部”全国中国画展,浙江省职工书画大赛三等奖。多次在《中国书法》、《美术报》、《书法》、《美术》、《书与画》、《书画艺术》、《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刊物专题发表论文和作品,由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溪上书法家陈迎平作品集》、《溪上画家陈迎平作品集》,入选美术报全国书法家200人,论文《中国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在《美术》杂志2005年第五期发表,2021年9月15日中央电视台11套《翰墨戏韵》栏目专题报道《甬城墨香-陈迎平》,2023年3 月《陈迎平书画作品选》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23年6月在 陈之佛艺术馆举办贯彻二十大·描绘新时代·书写新征程——陈迎平书画作品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烟台市优秀美术作品展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