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素有书画之乡的底蕴。据统计,全市有中国书协会员66人,中国美协会员14人,是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中最多的;
而漳州的诏安,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书画之乡”,书画氛围浓厚;
怎么把漳州的书画底蕴做大做强成文化产业?去年7月份,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到诏安县、东山县检查工作时就提出,诏安要借助书画之乡的底蕴,传扬丰富书法文化;市长陈冬也提出,要把书法文化进行产业化模式运作,让传统书法精华走入寻常百姓家。
昨天刚刚在漳州结束的一场全国书画巡展上,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晓峰也表示,要“努力营造‘到漳州赏画、在漳州卖画、来漳州买画’的氛围,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书画市场之一”。
针对漳州市要如何发展书画产业的话题,记者昨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业内说瓶颈:全民性热度还不高
漳州有很浓厚的书画底蕴,但在台湾书画家唐山看来,“漳州市民对书画的热络度还不是很高,还有待提高”。
唐山说,此次来漳州,除了要办个展外,还带来一些原先在台湾收藏的朱熹、傅抱石、任伯年等十大名家的作品,以期找到新的收藏家。
“总体成交情况还不大理想,可能是由于漳州目前对书画鉴赏还不是特别浓烈,收藏和购买者还在少数。”
而从事书画收藏交易多年的博雅斋斋主沈钦明也有同感,“开展总体效果一般,全民性的热度不是很高”,但实际上,收藏书画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这10年里,书画作品升值了10倍左右,而且一路走高。
此外,展馆相对落后,也是专家提出的漳州书画市场规模不大的一个原因。目前漳州市区适合举行书画展主要有中山公园的仰文楼、延安北吉龙大厦的“市工艺美术馆”、龙文区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但三个场所都只有区区数百平方米。
“展馆都不大,未来漳州想真正承办一届国家级的书法、美术展,目前的展馆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沈钦明说,漳州市政府应考虑筹建一个书画艺术中心。
业内提建议:建书画作品一条街
“像厦门海沧的油画村一样,漳州可否也建一个书画专业市场”,许多业内人士热议此话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漳浦县书协主席陈中华就认为,这是大力发展书画产业的一个要件,建书画专业市场可以扩大书画全民性,让外地来漳游客有一个可以随时选购书法作品的地方。
漳州市文联副主席黄良弼也认为,书画和市场应该更好地接轨,建议建立书画一条街,形成书画集散区,在此基础上考虑建立创意园区,正如林晓峰部长提出的“让买书画的人来漳州,卖书画的人也来漳州”。
规划布局: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据悉,为做大做强漳州的文化产业,漳州市委日前出台的《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创业园,拓展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文化实力。
(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