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李砚强、青岛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原局长、鉴定专家魏书训和青岛文物商店原文保部主任、鉴定专家苏福彬做客荣宝斋青岛经销店(市南区闽江三路12号),为岛城部分民间书画、古玩收藏品做公益评鉴,并与广大市民就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记者从活动的主办方了解到,李砚强先生从事书画鉴定与拍卖已逾30年,对于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拥有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他几十年来始终从事书画经营行业,对于国内的书画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现为国家一级鉴定师。
在鉴宝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携带着家中的珍藏品前来做鉴定的市民络绎不绝,荣宝斋的专家们被包围在其中,专家就藏品与藏友热切地交流。当天到场的市民不仅有艺术品的收藏者,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品投资者,他们对艺术品投资充满兴趣,但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疑惑。针对市民“艺术品投资热带动私募艺术投资基金的兴起,普通投资人应怎样理性区分艺术品投资和投机”这样的问题,李砚强也作出了认真而专业的回答:“私募艺术投资基金是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已经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艺术品投资市场中的违规)现象,国家相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还未有定论。我个人认为:新的市场需求萌生新的经营形式和手段,它的出现只要不违法、代表民意,符合市场规律,就应予以支持,只是需要准入手续完备、操作规范,如何让投资者的投资有所保障,让行业健康发展还有待探讨。新生事物的出现是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的过程。现在这个行业不缺资金,重要的是资金必须要花出去,购买艺术品,有了升值才会回报投资人。所以资金必须要准确的买到正确的东西,这就必须有一套可行的战略战术方案和一个专业的经营团队才能做到这点。”
在采访中,李砚强对记者说,“近十几年来,山东地区(济南以东的胶东半岛)书画艺术品投资市场空前繁荣。然而,书画等艺术品经营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许多经营单位延续以前‘跑单帮’的经营方式,同行间交流的很少,即便是做得不错的画廊,其经营主导也是‘一人所为’,在行中大喜大悲俱现。‘喜’是鉴藏购销成功赚到钱的,‘悲’是‘打眼’,投资失误,这样的教训往往秘不示人。所以我们倡导信息、资讯公开,使行业信息对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品真实情况和价值,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让伪品赝品没有机会扰乱市场。”
藏友与李砚强现场交流实录(摘选)
艺术品收藏家(以下简称“藏”):“请辨析一下关于胡润艺术榜中艺术家身价与艺术品所蕴含艺术价值的关系”
李砚强(以下简称“李”):“从收藏鉴赏的角度上来讲,艺术水平的高低和艺术品市场价格可以趋同,但也有个例存在。就是说高价并不一定反映真实的艺术造诣,今天低价格的艺术品未必艺术含金量低,这一点也恰恰反映了某些市场运作不足的短板,综上所述,就是‘存在就是合理’。
而从投资方面来讲,就像是今天的百花园一样,当然花的品种和数量是越多越好,多一朵就比少一朵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悠久的历史,如此众多的爱好者,如果大家眼光仅仅局限在王羲之、唐伯虎两个人身上,那太少了,从发展的眼光看,市场需要的一是健康,二是守法。健康的艺术品价格市场规律是谁的价值越高就越容易被推动。”
藏:“艺术品交易是个动态的过程,现在市场上受追捧的大师级艺术家比如:徐悲鸿、齐白石的作品已经有很高的价格了,类似这样名家好的作品是否还有升值空间?”
李:“好,这个问题很尖锐!站在长远角度看这个问题,只要中华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一代代传承下去,好作品的价格没有到顶的时候。建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时期消除富人阶层,中国人富裕起来不过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时间,拍卖行业的兴盛也就是近15、6年的事,以后的路还有很长。
今天的艺术品价格是百年以来的高峰,但这不代表“触顶”。比如荣宝斋签约画家史国良的作品价格,一平尺十几万,但这反映的是作品价值和大众收入水平是同步的。艺术品贵还在买,成交记录不断被突破,从投资者的投资举动说明,眼光的前瞻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改变,艺术品的价格一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藏:“把以上提到的大师与西方的大师进行比较呢?我们大师的精品在国际市场上升值空间呢?”
李:“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比性,就像比较西洋文化和东方文化孰高孰低一样,两种文化各滋养着半个地球,毕加索、高更是西洋绘画的代表,而齐白石、张大千植根于东方文化,两种社会形态和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存在着,不可以简单比较和评判高下的。”
藏:“投资艺术品该怎样确立目标和方向呢?”
李:“投资艺术品就像是一个艺术家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向一样,两点一线是最快捷的道路。经过多方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明确树立每一个阶段科学的、专业的目标,就会大大降低成本。大家期望在这个行业中有所作为,可以用这个方法做‘拐棍儿’,不但有成就感,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目的地。”
藏:“当前形势下,艺术品市场(包括拍卖公司、画廊等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李:“有喜有悲。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健全,行业发展前景一定是好的,全国几百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必然要经过大浪淘沙的筛选,那些经营不规范、操作不守法、服务不诚信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而像嘉德、荣宝、瀚海这样一批拥有良好信誉、高水准的鉴定水平、具有资源优势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必然会长久的兴盛壮大。”
藏:“您是如何看青岛艺术品投资市场的?”
李:“青岛艺术品投资市场和全国是一样的。信息的高速传播已经打破了市场的地区差异。差别只是许多人的经验、认知程度和选择方向有所差异,总而言之还是会殊途同归的。
个人行为往往是艺术品投资的一大弊端,我个人认为在此领域里必须要强强联合,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社会关系、经验的整合,所以建议有同好的朋友联合在一起,把艺术品投资当做事业来做,有法律和契约约束,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式。”
藏:“顶级的艺术品价格也是最高的,东西站得住脚,但是资金使用量也比较大,您如何看用‘加棒’(即按股比投资获利)的方式操作?”
李:“加棒有利有弊。每个人看不清或者财力有限才会采用加棒的方式,这相对于”跑单帮“已经是进步了。我个人是鼓励独立决断操作的,在交易实战中锻炼和提高眼力与心理素质。淡我更鼓励在大的方向上合作,这样会更有前途。
对于书画艺术品而言,‘顶级’这个概念也值得玩味。每一位艺术家的从艺经历大不相同。有的画种老了成,有的画种则必须在‘生机盎然’的时期最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生于1903年,到1982年去世,我们给他的一生画个艺术轨迹,从20来岁学画,到1970年代都不成,画作去了落款行内人都认不出来,就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之所以推荐收藏家一定购买他1974——1980年这段时期的作品。此时他的牡丹花卉风格确立,技法炉火纯青,艺术造诣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作品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他一生不过2万张作品,掐头去尾这段时期不过百幅精品,这些,就有了‘顶级’的概念了,这样‘去皮存核’的方法去判定其他艺术家和艺术品,往往可以规避风险,准确投资。
藏:“您如何看待当代一些优秀年轻画家的艺术造诣和高企的作品价格?”
李:“这是大家现在在投资领域里非常关注的问题。投资给未来的“千里马”是当前应该做的事情,怎样评判年轻艺术家的造诣呢,我总结个人30年的从业经验认为:首先要传承和掌握娴熟的技法;其次是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第三是有广博的学识和见地,最后还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我想具备这四项素质条件并能耐得住寂寞、避免物质的诱惑苦心钻研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乃至于‘大家’。”
相关链接:李砚强,现任董寿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七十年代初拜董寿平先生为师学习书画至今。八十年代初任职北京清秘阁画店从事书画经营。一九九六年调入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至今,任职副总经理。
(书画新闻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