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万旭明)在台湾,黄公望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昨日终现合璧,在武汉,台湾与武汉的9位画家则在武汉美术馆共绘《山水同宗图》,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同根同源的情意。
创作现场雅趣十足,为了表示对“山水同宗”的敬意,台湾画家特别提出“焚香静心,抚琴畅情”,笔墨中平添了几分情深与慨叹。
现场将一张丈二宣纸横向一分为二,胡念祖携台湾画院院长冯仪、台湾美协主席刘平衡、台湾国际美术协会会长卢锡炯绘制画面的左半部分,武汉美协名誉主席张善平、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邵声朗、湖北美术院副院长魏扬、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著名书法家徐本一绘制画面的右半部分。
在近10米的画案前,两岸9位画家一字站开,共同展纸研磨,提笔挥毫。画的是同一幅山水,笔墨却各有意趣胡念祖等台湾画家用极淡的干墨皴出山石,武汉画家却多用浓墨勾勒山形,两岸画家的创作笔法截然不同。及至晕染阶段,台湾画家的笔下留白甚多,却对一叶扁舟、一座亭台精雕细琢,武汉画家的画中则浓墨铺陈,硬朗大气。
起笔画下山石一角后,胡念祖饶有兴致地当起了观众,左看看右瞧瞧,每位画家的笔墨他都细细品过。他告诉记者:“两岸画家师承不同,趣味不同,用笔也就截然不同。台湾画家大多师承张大千、黄君璧,创作上比较保守,遵守传统技法,都是一皴二染三点四点景人物的程序,武汉画家则各有各的风格。”
两岸画家笔墨各异,经过胡念祖的一番“收拾”,拼接在一起时却奇妙地呈现出神似的意境,山形俊朗,水色飘渺,几只小船浮于水上,似要飘过断裂的宣纸,将两幅画合璧为“山通、水通、树通、船通”的一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