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座拥有1700年建城史、融汇吴越文化精髓、风和水柔、民风淳朴的古城,因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碧波轻漾之中的一艘南湖画舫,而成为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从此,南湖儿女展开文化的双翼在嘉禾大地御风长行。
9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嘉兴以数十倍的计数迅速扩展着城市的版图和经济的大厦,嘉兴人民以勤劳、务实、敦厚的传统理念,和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践行着从贫穷到温饱到小康的光辉历程,演绎着经济文化两翼共振的精彩篇章。
为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第三届“红船颂”全国美术名家采风创作展活动和嘉兴市举办的“红船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活动终于瓜熟蒂落,于2011年7月8日在新开馆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美术界、书法界朋友、嘉兴市四套班子及其相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志伟主持开幕式,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先生代表市四套班子致欢迎词,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先生和浙江省文联领导分别致辞。
第三届“红船颂”全国美术名家创作展览活动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组织实施,共展出了今年5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周的全国美术名家“走进嘉兴”写生创作成果——60名画家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满腔热情用笔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和嘉兴发展新貌的60幅国画和油画作品,其中国画31幅,西画29幅。作品中反映“南湖红船”题材的有12件,其中有马锋辉的《红船精神传万代》、张友宪的《红船颂》、陈孟昕的《南湖》、容铁的《起航》、高云的《南湖拂晓》和刘云的《梦回烟雨楼》6件国画作品,有王维新的《南湖红船一大党代会会址》、张元的《红船秀水》、咸艺的《南湖印象》、骆献跃的《南湖》、徐里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康蕾的《红船》6件西画作品;反映领袖伟人的作品有7件,其中有王利军的《文学巨匠茅盾》、张江洲的《沈钧儒》和翁振新的《孙中山》3件国画作品,有周刚的《张申府先生》、俞晓夫的《茅盾》、徐唯辛的《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和陈坚的《董必武》4件西画作品;反映嘉兴城市建设的作品有19件,其中有丁杰的《西塘印象》、尹燕琦的《西塘古镇》、刘赦的《涛声潮韵》、孙志钧的《水乡记忆》、陈辉的《子城冬境》和郝平的《扩建中的秦山核电站》6件国画作品,有范迪安的《古镇西塘》、白羽平的《月河小巷》、刘秉江的《月河夜色》、刘商英的《乌镇小巷》、孙韬的《嘉兴之夜》、孙立新的《水乡系列》、祁海峰的《古镇新貌》、张路江的《古镇夕阳》、杨参军的《月河一景》、陈坚的《西塘掠影》、罗田喜的《乌镇映像》、袁元的《西塘记忆》和康剑飞的《南湖革命纪念馆》13件西画作品;嘉兴新农村建设的作品有4件,其中有旷小津的《莲泗荡的钟声》、邹立颖的《嘉兴渔人》、黄骏的《干窑工人》和蔡超的《干窑制砖工》4件国画作品;反映各县市区风土人情和人文建设有19件,其中有刘健的《南湖消防卫士》、于志学的《江南网船会》、王来文的《文人情思人文嘉兴》、王剑武的《禾城消防卫士》、陈向迅的《范蠡湖》、林超的《天心月圆》、姜陆的《满园春光》、洪潮的《诗碑亭印象》、顾迎庆的《南湖特警》、梁时民的《潮水奇观》、韩敬伟的《范蠡湖》和戴卫的《古朴犹存》等12件国画作品,有邓耀明的《亭亭玉立绮园印象》、代大权的《绮园石桥》、宋光智的《老园子》、张远帆的《绮园》、李全民的《绮园早春》、李晓林的《烟雨楼远眺》和戴士和的《缘缘堂的旧滕椅》7件西画作品。这些创作成果已被嘉兴市收藏,并结集出版。此外,本次展览还设立了第一届和第二届“红船颂”全国国画名家作品精品回顾展,共展出国画30幅。
嘉兴作为中国的红色之源,注重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10年前,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嘉兴市委、市人民政府即已开始紧密协作,并在建党80周年、85周年、90周年之际,相继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和第三届“红船颂” 全国美术名家“走进嘉兴”创作活动。连续三届的“红船颂”全国美术活动都得到了全国中国美术名家们的热烈响应,他们饱含着对党的一片深情,精心创作了225幅富有特色的精品力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探索革命真理、挽救民族危亡、创立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不仅有力提升了嘉兴市馆藏美术品质量,而且,通过“红船颂”艺术品牌,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雄心和文化软实力。
本次美术展览活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努力的艺术结晶。是对前两届打造红色艺术品牌的成功做法基础上的承前启后,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新的提升。一是在承继前两届画展表现主旋律、主题性基础上,在内涵建设、表现形式上有新的提升。首次组织全国60位美术名家走进嘉兴,进行“红色圣地行”及其采风创作,画家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在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他们不辞辛苦,日夜作战,这对艺术家们了解党的诞生地——嘉兴、解读嘉兴和宣传嘉兴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产生非常良好的社会效应;二是在前两届打响“红船颂”全国性中国画主题性展览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嘉兴——党的诞生地的红色资源优势,以嘉兴作为聚焦点,专门组织画家走进党的诞生地——嘉兴开展采风创作活动,集中反映党的诞生地的发展新貌。作品创作的地域性比往届更集中,其现实意义更加凸显。其创作内容以嘉兴作为聚焦点,融南湖红船、城市建设、港口、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当地资源等主要创作题材于一体,突显其创作内容的针对性,集中反映建党以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反映党的诞生地——嘉兴的时代新貌。这将对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党的诞生地的各项建设成就,产生了很好的的社会影响,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主办方更加注重展览的主题性与党的诞生地的时代背景的紧密结合,旨在通过本次活动能产生一批反映建党以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反映党的诞生地——嘉兴的时代新貌的精品新作,使这一届的美术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上达到较好结合。四是本届作品主打种类为油画和国画,一改前两届纯中国画形式,种类已拓展至西画,其艺术成果多样化展现。
为向建党90周年献礼,展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经济发展的非凡成就,嘉兴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谱写红色文化新篇章的重大纪念活动。除了美术活动,嘉兴市的书法事业也蒸蒸日上。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红船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活动,汇聚了30位全国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他们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的相关内容为创作题材材,联手创作内容上连贯、作品规格统一、书体百花齐放、形式精裱展示的40多米书法长卷,并以馆藏珍品的身份永驻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与其说这是30件作品的整合,毋宁说是30位书法名家在统一策划下的集体创作。活动别出心裁,寓意着全国人民共同书写党的历史长卷;全国的书法艺术家以自己的精彩笔墨表达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党的光辉历程永不磨灭,并将永远在党徽的照耀下激励着全国人民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发前进。这些成果所传播的不仅是30位当代书法名家精湛的书法艺术,也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相关文字内容,它还向全体读者展示了红船启航之地的文化自信和博大胸怀。
嘉兴具有深厚的书法文化基因,仅现当代就拥有沈曾植、弘一法师、张宗祥、陆维钊、钱君匋、王蘧常等足以光耀中国书法史的一批巨星;嘉兴的人民大群众对书法艺术具有深入骨髓的情感,无论城市乡村、无论男女老少,对于书法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亲近感、共鸣感;嘉兴的各级党委、政府对于书法艺术事业普遍赋予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推动,并通过加大投入、扶持培育等措施大力振兴书法事业。现今,嘉兴已拥有一大批孜孜矻矻、乐意献身艺术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队伍。2010年,嘉兴市史无前例地成功举办了“陆维钊奖”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活动,不仅活动影响大,而且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书法事业发展。近年来,书画艺术研究馆舍遍布全市各地,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齐全,运作良好。书画艺术研究和交流展示活动频繁,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所属桐乡、平湖已先后成为中国书法之乡,书法活动层出不穷。全市各地的书法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要契机和嘉兴特有的文化土壤催生了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书法活动以及这些成果,并出版了作品集,它的特殊在于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现实价值。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主办方希望其既有别于其它众多出自嘉兴的书法成果,又能和这些作品一起,共同描绘丰富典雅的嘉兴书法艺术之苑,以艺术手段彰显嘉兴人文精神和“红船精神”,为努力争创“中国书法名城”,也为共同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水平、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打造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发挥其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嘉兴“越韵吴风”的文化特征和“水乡绿城”的生态风貌交相辉映,更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庄严宣告成立而成为红色文化之源,可谓历经九十载风雨砥砺,成就数不尽春华秋实。90年后的今天,第三届“红船颂”全国美术名家采风创作展、“红船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和在新落成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隆重举行,这是嘉兴市人民和全国美术届、书法界共同纪念建党90周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是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在“七一”建党节前夕向全市人民奉送的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展示党的诞生地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的又一份脍炙人口的文化大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